close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五四一卷)淨空法師講解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五四一卷)  2001/12/22  新 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541

  諸位同學,請看「世主妙嚴品」,說偈讚佛,法界菩薩讚頌

第 二首:   【昔於眾生起大悲,修行布施波羅蜜,以是其身最殊妙,能令 見者生歡喜。】

  這首偈給諸位報告過了,因為時間的關係,末後一句看起來是 很容易懂,意趣還是甚深甚廣,我們在這個地方做一個總結,布施 的總結。佛法,尤其是大乘法,無論是藏、通、別、圓,或者是賢 首家所說的五教,五教菩薩都是以布施為第一個修學的科目。大家 也都知道,這一個科目統攝所有修學的科目,所謂八萬四千法門, 無量法門,總的來說就是放下。我們在這個經上看到清涼大師所講 的「捨」,捨就是放下,必須放下身心世界。諸位想到身,這指身 體;心,心是妄想,妄想分別執著都是心;世界是依報,依報、正 報統統要放下,果然真的放下,徹底放下,恭喜你,你就成佛了。 凡聖區別就在此地,凡夫什麼都放不下,斤斤計較;佛與法身菩薩 統統放下了,心地清淨,一個念頭都沒有,為什麼?全放下了。這 個味道我們要細心去品嘗,要認真努力的學習,才能得到佛法真實 的受用。   這首偈頌後面兩句是講受用,你得最殊妙的身相,這個前面跟 諸位報告過了,我們講是講得很淺,往深處講、往究竟處講,是大 乘佛法裡面講的三身:法身、報身、應身,《華嚴經》上講的十身 。由此可知,徹底放下,我們自性裡面本具的智慧德相就恢復,三 身、十身是自性本具的德相,那個時候『能令見者生歡喜』。「見 者」,上是十方諸佛,諸佛讚歎;下是九法界眾生,他們見到你的 法身、報身、無量無邊的應化身,應化身都是為眾生,不是為自己 ,所以諸佛如來、菩薩善神沒有不歡喜讚歎。這個講得深、講得廣 。淺而言之,這個世間的凡人,他想不到那麼深,看不到那麼遠, 他所想的、所看的是現前,現在這個身。能行布施波羅蜜,現在這 個身。   我也常說,不老、不病、不死,健康長壽,從哪裡來的?從布 施波羅蜜裡頭來的。諸位要記住,布施一定是波羅蜜,如果只有布 施沒有波羅蜜,我們這個身相也能得好相,身心清淨、健康長壽能 得到。能轉業報,為什麼能轉業報?業報的根是慳貪,懂得布施, 學會布施,慳貪斷掉了,心廣體胖,這是從根本上轉業障。從前起 心動念自私自利,這是業障,現在起心動念要為九法界眾生服務, 而且是盡心盡力,犧牲奉獻,轉了,你的業障從根本上轉了。這一 轉,貧窮的命轉成富貴,短命的命轉成長壽,多病的命轉成健康, 沒有一樣不轉。命中多災多難,轉變成吉祥如意,不可思議!   清涼大師在結論上講,三種布施:財、法、無畏,這三種一切 眾生看到都歡喜,「亦由具七最勝,故身殊妙也」。所以七殊勝我 們不能疏忽,不能忘掉,不但要記住,一定要落實,念念與七殊勝 相應,這就是行菩薩道,就是入菩薩的門。第二首偈:   【昔在無邊大劫海,修治淨戒波羅蜜,故獲淨身遍十方,普滅 世間諸重苦。】   第二首,六度裡頭是戒度。同學們都必須要記住,這十個科目 都稱「波羅蜜」,換句話說,這十個科目統統要具足七殊勝。七殊 勝要是有欠缺就不叫「波羅蜜」,就叫「持戒」,持戒裡頭沒有「 度」。清涼給我們說了四句,這四句要知道,前面講過,用布施來 舉一個例子:「是施非度」,這不是度;第二句「是度不是施」; 第三句「亦施亦度」;第四句是「非施非度」,這四種不同的境界 要知道,持戒亦復如是。   前面兩句修因,『昔在無邊大劫海』,這是講時間之長,佛菩 薩真正受得了。『修治淨戒波羅蜜』,布施裡頭講「修行」,這個 地方講「修治」,修是修正,治是對治,對症下藥。戒的定義,清 涼在註解裡面說得很簡單、很明白:「防非止惡,名之為戒」。印 光大師四句偈,「閑邪存誠」就是持戒,「閑」當作防止講。「非 」就是邪,防止邪思、邪見、邪說、邪行,與正相違背的為邪。這 後面說:「受學菩薩戒時,三業為性」,性就是戒體,你受戒時候 的戒體。戒體不容易得,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人受了戒不能持戒,甚 至於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我們出了家,受了三壇大戒:沙彌戒、比 丘戒、菩薩戒,有沒有做到?為什麼做不到?不得戒體。這個事情 現在來說是當然之理,蕅益大師是明朝末年人,在佛教史上他是一 個了不起的人物,跟蓮池大師兩個人,這兩個人是師徒,振興了佛 教,特別是復興淨土宗,淨土宗在他那個時代,衰微到極處,這兩 位在淨宗稱之為祖師,對淨土宗有很大的貢獻。   蕅益大師對戒律尤其是有深入的研究,跟近代的弘一大師一樣 。我們在他的著述裡面看到,他說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比丘,比 丘在中國斷絕了。為什麼?比丘戒一定要五個真正比丘傳授,這是 最少的,如果緣具足,一定是十個比丘,三師七證。世間沒有那麼 多比丘,那就三師,兩位來作證。但是南宋之後比丘就沒有了,換 句話說,沒有人能傳比丘戒。弘一大師對於蕅益大師非常尊敬,蕅 益大師這個說法,他老人家完全接受。早年他住在南普陀、廈門, 他跟新加坡的緣很深,跟廣洽法師是好友,來到新加坡就住在廣洽 法師的道場薝葡院,就在我們旁邊,走路大概三、四分鐘就走到。   弘一大師常常告訴學生,比丘戒要不要受?要去受,但是自己 一定要清楚,有名無實,不要自稱為比丘,如果自稱為比丘,變成 妄語、大妄語。為什麼要受?受了比丘戒之後,你去研究比丘戒律 ,避免譏嫌,你要不受比丘戒,看比丘的戒律,別人要嫌棄你、要 批評你。形式上受了戒之後,教導你去學戒,真正做到一條,你就 受了一條,做到兩條,你就受了兩條,這是真的。我最初學佛的時 候,那個時候還是在家居士,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跟我談戒律 ,佛家戒律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個話我們仔細想想,他是多麼痛心 、多麼難過說出這麼一句話。戒律沒有了,大家學佛都把戒律拋棄 掉,沒有戒律就沒有佛法。你想受比丘戒到哪裡受?世間沒比丘了 。所以講,重實質不重形式。教我學戒,他說:你做到一條,做到 不殺生,這一條戒你就得到。什麼是戒體?心裡真正覺悟過來,從 今天起,對於一切有情眾生,決定沒有惡意去傷害他的生命,這個 覺悟、這個認知叫戒體。真正覺悟了,決定不侵犯別人的財物,決 定不佔別人絲毫的便宜,這個念頭不生了,這是不偷盜的戒體,自 自然然你不會犯過。你沒有這個認知,境界現前還會起心動念,縱 然沒有行為,起心動念已經破戒了。   戒律非常細膩,不能不知道,所以形式上受了戒,要認真努力 去學習。學習,如果你要能夠掌握到總的綱領原則,戒律就不難持 了。總的綱領原則就是前面講的七種最勝,印光大師四句偈也是總 綱領、總原則。佛經裡面所說的四句偈,那也是佛家的法印:「諸 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不是一尊佛的教誨, 諸佛是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不離開這三個原則、這三句 話。總綱領、總原則,我們要能夠抓得住。但是佛祖不管怎麼說法 ,說得不一樣,你仔細一觀察,意思完全相同。從這個地方存心, 把我們對宇宙人生的觀念改過來,然後這些細節很容易修學,也就 是說,我們自己的煩惱習氣不難克服。難克服在哪裡?你沒有認知 ,這個認知,章嘉大師講的看破,你沒看破,所以你放不下,你不 能落實。如何能放下?看破就放下了,看破難!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要看破,只有一個途徑:讀經、聽 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為我們講經說法,目的就是幫助我們看破 ,看破就是覺悟、明白了。你果然覺悟、果然明白,那個「放下」 還得人勸嗎?不需要,自自然然就放下了。沒有明白、沒有覺悟, 「放下」好難過、好不容易。這個事情,就像有一些小朋友,三、 四歲的小朋友,他很喜歡穿他那花衣服,你要把它脫下來,他又跳 又鬧,死也不肯脫下來,看不破!如果真看破了,這個衣服髒了, 換下來洗一洗,更換一件好的,他很快樂,不要別人脫,自己就脫 掉了。迷執造成的錯誤!「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 行者」,這個方法妙極了,這是三福裡第三福。「勸進行者」就是 與一些同參道友,常常在一起研究討論,研究討論當中教學相長, 真的會有很大的進步。你學了,你沒有機會跟大家在一起研究討論 ,學得再多,古人所謂「閉門造車,孤陋寡聞」,你得不到啟發。 跟大眾在一塊,你講這一段、講這一部,別人聽了提出一些問題來 向你請教,所提的問題是對自己的啟發,從這些地方,把自己的境 界大幅度的向上提升,教學相長,學生得利益,老師也得利益,老 師教學生,學生資助老師,師資之道,相輔相成。   古時候有一生從事於教學工作,古時候教學都是義務的,三家 村私塾先生,他在社會上的地位雖然人家不重視,他所累積的功德 是世間任何行業不能跟他相比的。這一生雖然窮困潦倒,來生得大 福報,為什麼?他做了一生好事情,教年輕人。所教的教材都是聖 賢的典籍,他每教一遍,自己就溫習一遍,溫故而知新。生活清貧 ,不貪、不瞋、不痴,他樂在其中。他把他的期望、把他的志願寄 託在下一代,為社會、為眾生作育人才,這個工作很偉大。我在很 年輕的時候,我就知道,所以我對於從事小學教育的那些老師們非 常尊敬,我對他們讚歎。國家、社會的治亂興衰,說實在的話,關 鍵在他們,他們能把底下一代教好,國家社會一定安定興旺。   當然,教育這一樁事情,一定要家長跟老師密切配合,讓學生 懂得孝親、懂得尊師重道。到中學、大學,習氣已經養成,比較困 難,關鍵在小學。所以在古時候,這個學生成就、成名、考中狀元 ,考中狀元之後,他就兩件大事立刻要去辦,第一個要去謝祖宗, 回家去祭祖,「上報四重恩」,不忘祖宗之德。為什麼?從前人曉 得,科舉功名,你看《了凡四訓》裡面那個老道就講得很好,你命 裡頭該不該中,是命,不在乎你文章好壞,在乎你有沒有這個命, 這個命是你祖宗有沒有積德,你自己有沒有德行。祖宗積德,自己 也有德行,你命裡頭該中。文章再好,祖宗沒有積德,自己也沒有 德行,多次參加考試都落第。所以考中回家第一個祭祖;第二樁事 情接著拜老師,感謝老師教誨之恩。拜哪一個老師?啟蒙的老師, 你們想想看這個味道。啟蒙的老師可能是個窮秀才,真的,一點都 不錯,他的學生今天高中狀元了。古時候社會有人情味,現在沒有 了,別說是見不到,聽都聽不到。在半個世紀之前,還有說書的, 說唱藝術裡頭有說書的,講故事會講到這些地方。我念小學的時候 ,茶館裡面都有說大鼓書的這些人,我最近打聽了一下,聽說北京 還有,大家一面喝茶一面聽說書,說完之後,隨便給幾個銅板。那 是教育,很好的社會教育,所說的內容都是因果報應、忠孝節義,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因果不能不信,能深信因果,持戒就不 難。   戒律在佛法裡面大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叫「律儀戒」,這是有 經文的。「律」就是戒律,有文字記載的、有條文的,「儀」是威 儀,日常生活當中的規範,也有記載的。像我們最常見的《沙彌律 儀》,前面十條戒是屬於律,後面二十四門是講威儀,律儀戒;比 丘戒裡面兩百五十條,真正講戒律只有十三條,前面十三條是戒律 ,後面是屬於威儀,這些都是屬於律儀戒。第二類叫「攝善法戒」 ,這個戒律裡頭沒有,佛沒有說到的,但是諸位要記住,佛講的總 綱領、總原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講的原則,你想想這 樁事情是善還是惡。譬如很多人講,抽煙戒律裡頭沒有,是的,這 個律儀戒裡頭沒有,那抽煙不算犯戒;攝善法戒裡面,你想想抽煙 對自己有沒有利益,如果這是不善的,佛雖然沒有說,我們自動要 把它戒除,這就對了。這個範圍就廣,我們自己要有智慧去辨別, 對自己身心有利益的、善的,這一條主要是對自己,確確實實能夠 幫助自己身心清淨,幫助自己遠離障難,佛雖然沒有說,我們一定 要做。第三種叫「攝眾生戒」,利益眾生的,佛雖然沒有說,這個 事情對社會大眾有利益的,一定要去做。佛沒有講的很多,四十九 年哪能講得完?時間太短了,你要懂得原理原則,要抓住綱領。清 涼大師在這裡說:「律儀、攝善,得淨身果」,這兩種得清淨身, 實在講得清淨身幫助你得清淨心。你想想看,心不清淨,身怎麼能 清淨?但是身清淨會幫助你心清淨,遠離一切不善的外緣,得清淨 身果。攝眾生戒能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淨戒,跟前面一樣遍十方。『故獲淨身遍十方,普滅世間諸重 苦』,這就是三聚淨戒的效果。所以,戒是清涼。一般人嫌戒太煩 了,有人說「吃人的戒律」,這大概是套一般人反對儒家的,儒家 講禮,禮太繁瑣,「吃人的禮教」,這都是錯誤的見解,誤導社會 大眾,造作罪業不淺!所以菩薩起心動念都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 但是要真正利益眾生,自己先要修成一個好的形象。嚴持戒律才是 標準的好形象,為什麼?戒律是佛的日常生活行為,佛這種日常生 活行為是出自於自然的,換句話說,是圓滿性德的流露,自性純善 。連我們中國古時候教兒童《三字經》,《三字經》上頭一句話: 「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是從自性本善裡面流出來的行為,就是 這樣子的!確確實實,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 ,不是哪個人制定的,自然的,釋迦牟尼佛就是這個樣子,你把這 個從生活當中記錄下來,佛是這樣做的,我們要跟他學習。他自然 ,因為他的本善流露出來了,我們的本善被埋沒,被煩惱習氣蓋覆 住,透不出來。我們跟釋迦牟尼佛學習,是學習將我們自性的本善 流露出來、自性的性德流露出來。所以佛教,我們非常尊重、非常 佩服,他不是牽著人鼻子走,高明極了,全是自性流露。   

法界菩薩讚頌第三首:   【往昔修行忍清淨,信解真實無分別,是故色相皆圓滿,普放 光明照十方。】

  第三是「忍辱度」,清涼大師註解簡單說明忍辱的定義:「堪 受諸法,未能忘懷,名之為忍」,這是就僧人來講的。在日常生活 當中,我們接觸到的人事物,這就是經上講的「一切諸法」,沒有 能夠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這叫「忍」。如果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那 「忍」字也找不到了;由此可知,忍辱波羅蜜是對九界凡夫所說的 。這一條在菩薩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我們在《金剛般若》裡頭 看到,佛告訴我們,積功累德,斷惡修善,首先是布施,可是你的 善福要能夠保住,那要靠忍辱,如果不能忍,你所修積的功德保不 住,福德沒有問題,功德保不住。   我們想到從前有個故事,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的時候,見到梁武 帝,梁武帝在達摩祖師面前誇耀他的功德,他一生確實是佛門的一 位大護法,以他的地位、權勢,為佛教建立道場,就是建立寺院庵 堂,大大小小四百八十座,照顧出家眾幾十萬人,這是我們佛門, 大概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位施主。達摩祖師來的時候,他向他 誇耀:我在佛門做這麼多好事,功德大不大?達摩看起來是個老實 人,不懂得察言觀色,說了一句老實話:「並無功德」。這梁武帝 這是滿心歡喜被達摩祖師澆了一盆涼水,所以對達摩這個人非常冷 淡,不肯幫助他,不肯護持他。如果達摩那個時候要能察言觀色, 說一點善巧方便討梁武帝的歡喜,我相信梁武帝會對他大力的護持 。但是祖師爺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實話實說,決不攀緣,寧願到 少林寺去面壁九年,也不願意討好梁武帝,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梁 武帝如果要問:我的福德大不大?福德很大,他修的是福德,不是 功德。為什麼?我們在此地看到了,功德要具足七最勝,梁武帝這 種布施裡頭不具足七最勝,沒有清淨心,還有傲慢心夾雜在裡面, 有染污、有不平、有愚痴,所以他修的是福,三界有漏的福報。   真實功德是斷煩惱,決定增上自己的清淨平等覺,那是功德。 所以功德,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用「戒定慧」三學作比喻,持戒有 功,得禪定是德;修定有功,開智慧是德。你持戒不能得清淨心, 持戒是福,不是功德,這個道理要懂。你修定,修定不能夠大徹大 悟,你是修的世間禪定,是福,怎麼說是福?你將來生色界天、生 無色界天享福,不能了生死。如果你修定開慧了,那是功德,功德 跟福德差別在此地,我們不能不辨別。世間的福報容易修,出世間 的功德不容易修。成就功德最重要的因素是忍辱,你要不能忍,你 就不能成就功德。   「忍」,同時有「忍可」的意思,「忍可」就是同意,我承認 他、同意他、肯定他,這就是智慧,忍是智慧裡頭的一分,對於事 、對於理,都有忍辱波羅蜜。它的性體,「即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 所起三業為性」。我們為了初學容易理解起見,離開這些佛學的名 詞,簡單的說,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順境善緣不生貪戀之 心,你要能忍,不生貪戀,沒有貪愛、沒有留戀,這是對順境的; 對逆境、對惡緣,決定沒有瞋恚的心,沒有報復的心。這是真實智 慧,真實的慈悲,是忍辱波羅蜜所依的,忍辱波羅蜜的體性落實了 。所以這一條不容易學習,原因在哪裡?我們對於順境,很喜歡的 生活環境;今天這個世間動亂,大家都希望找一個安定的地方去居 住、去生活。新加坡不錯,許許多多的人都想移民到此地,生活環 境過得太舒適,對這個地方起了貪戀心,捨不得離開,到你臨命終 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說:新加坡不錯,我這裡住得很舒服、 很好,我不想去了!把你了生死、出三界的緣就打斷了。不要說是 人間的大福報,天上的福報都沒有留戀,都不生貪愛。   一定要記住,能夠引起你貪瞋痴慢這煩惱,這個法不善;能夠 勾引你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那個欲就 是五欲:財、色、名、食、睡。你對於這些東西生起了貪愛、生起 了執著、生起了留戀,你怎麼能脫離三界六道?所以要能忍得過。 這個世間人最難忍的是情執: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兄弟之情,再 擴展的時候有朋友之情。這些我們要不要重視?要重視,不能說學 了佛,無情無義,那這個佛學了就有問題。學佛的人表現出來的是 有情有義,有情有義,沒有貪戀,那是真實智慧。所以學佛的人像 什麼?像舞台上的演員唱戲,人生如戲,演得非常逼真,決定不是 假的,給社會大眾作模範,人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但是這裡頭有智 慧,這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才能即世間出世間, 即生死了生死,這叫菩薩,這是真實智慧,這叫真正慈悲憐憫一切 眾生。所以心地永遠保持真誠、清淨、平等、慈悲,過的是真實智 慧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做得非常圓滿,確確實實是九法界眾生的好 榜樣,一絲毫留戀都沒有。   虛雲老和尚給我們做出的榜樣,我們有沒有看出來?這個老人 很有趣味,一生喜歡蓋廟、喜歡修廟,看這個廟破舊,他發心把它 修好,這個地區沒有寺廟,他發心去建廟,建好之後請一個法師來 住持,全部交給他,他走了,不再聞問,這是人家講「放得下」。 他所做的是為眾生做的,是為這個地區做的,不是為自己,做好了 就走了,給我們做了好榜樣!你看有一些人建的廟,一生都捨不得 放下,貪戀道場,死了以後到哪裡去?我們清楚,寺廟裡頭有老鼠 、有蟑螂、有螞蟻,投胎做這些動物,為什麼?他捨不得離開這個 地方。這個地方沒有男女婚配,他不能得人身,這個道場裡頭只有 蟑螂、老鼠、螞蟻這些東西,他只好投這個胎。留戀他的道場,捨 不得離開,這個事情往往有之。   最近還有這些事情,也不過就是這一兩年之內,我在中國大陸 聽到的,這個寺廟老和尚死了,投胎什麼?這寺廟裡養的有狗,他 投了狗胎,每天還在寺廟裡巡迴,那是他的地盤,那是他辛辛苦苦 建立的,愚痴不愚痴!虛雲老和尚往生兜率天了,什麼原因?他對 這個一絲毫留戀都沒有,建好之後交給別人。這都是菩薩為我們現 身說法。逆境、惡緣,如果要起瞋恚心、怨恨心、報復心,麻煩大 了,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而且愈報愈烈。諸位看《文昌帝君陰騭 文》,文昌帝君在前面一大段敘述他的往事,是從結小怨而變成大 的怨害,以後遇到佛這才皈依得度。我們看到、聽說了,要明瞭, 有這些過失一定要把它改掉。   佛法裡面講忍辱,大分的講也說三種:第一種「耐怨害忍」, 冤家對頭,對我們自己毀謗,這常常看到的,侮辱、陷害要能忍。 這個害裡面,除了人為的傷害,還有自然的災害:夏天的炎暑,冬 天的酷寒,荒年可能斷糧要忍受飢渴,這是自然的災害。人為跟自 然都要能忍,若無其事,心情永遠是平靜的。能忍的人,不受外面 境界影響,順境善緣很好,逆境惡緣也好,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 、處事待人接物裡去修平等心,去學習和睦相處,跟任何人、善人 惡人一樣的和睦,跟所有一切動物和睦相處,跟所有一切植物也和 睦相處,進一步,你能跟天地鬼神平等尊敬,也能和睦相處,這是 修忍辱波羅蜜。   第二種是「安受苦忍」,這是佛教導我們的。佛的弟子,無論 在家出家,真正覺悟了,生活清苦一點好。佛教後世的學生,釋迦 牟尼佛在滅度之前,留給後人的遺教,除四依法之外,教我們「以 戒為師、以苦為師」,這兩句話實際上的意思,就是以釋迦牟尼佛 為老師,「戒」是釋迦牟尼佛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的表現 ,「苦」是釋迦牟尼佛一生為我們做的生活示範。他老人家一生三 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所以「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就 是以釋迦牟尼佛為師,戒律是他生活規範,自自然然,沒有絲毫勉 強加在裡頭。我們後世的弟子,供奉釋迦牟尼佛的遺像,天天看到 佛像、聽到名號,就要想到他老人家怎樣度日、怎樣生活,我們有 沒有想到?每天吃飯沒有挑剔,沿門托缽,給什麼吃什麼,沒有不 歡喜的。托缽一般托七家,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夠觀察到,當時一般 人民的生活並不是普遍都富有,社會上有福報的人少,沒有福報的 人多。佛托缽平等的托缽,不分貴賤,貧民窟裡他常常去托缽,為 什麼?讓這些人種福,幫助他改善生活環境。他在佛菩薩那裡種了 福田,這一生不能改變他,來生一定得福報。貧民區裡面供養當然 不好,每一家給你一點點,七家合起來,大概這個一餐可以能吃飽 了。每一個人家吃的口味都不一樣,七家給的菜飯合在一缽叫袈裟 。現在大家穿的,看到我們披這個衣,知道這個叫袈裟,不曉得那 一缽飯也叫袈裟。袈裟是什麼意思?是許許多多不同種類混在一起 叫袈裟。衣為什麼叫袈裟?衣是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混合在一起, 染成這個顏色,這叫袈裟。托缽這一缽飯,酸甜苦辣鹹也混合在一 起,這一缽飯也叫袈裟,不是一個味道。佛教給我們「以苦為師」 ,如果一個人能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安受苦忍」他就做到,這 是對於日常生活。   第三「諦察法忍」,這是講我們修學,修學很辛苦,你要能忍 ,你要不能忍,道業怎麼能成就?在修學過程當中,忍什麼?把自 己那些煩惱習氣,你要沒有耐心,你不能忍,你的煩惱習氣永遠斷 不掉,你不能夠隨順佛陀的教誨。佛教你不殺生,你能不能忍?蚊 子叮在你身上要吸你的血,你能不能忍?蚊子叮你,這個時候修忍 辱波羅蜜、修持戒波羅蜜、修布施波羅蜜,這一樁事情六度都俱全 了,精進、禪定、般若都在這裡面。如果蚊子叮你,一巴掌打死, 全都沒有了,所有一切戒律破了,過失統統現前。《華嚴經》上講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統統要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蚊子 來咬我是好事情,哪裡是壞事情?我們天天要托缽,肚子餓了要吃 飯,牠也是餓了,牠也要吃飯,牠找到我們,我們正好供養牠,跟 牠結個好緣。我們能供養牠,別人就會供養我們,善因善果是這樣 修成的。不懂得的人,不了解道理,不了解事實真相,只知道享福 不知道修福,所以福享盡了業報現前,前途是黑暗的,果報在三途 ,所以佛在《金剛經》上說「一切法得成於忍」。   『往昔修行忍清淨,信解真實無分別』,這兩句是講的修因, 「無分別」是真實的智慧。我們對於佛陀的教誨能信、能解,這非 常重要,能信、能解你才能行、你才能落實。「忍」,本來經典原 意是忍耐,「一切法得成於忍」,中國古人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世出世間法成就愈大,他忍耐的功夫愈深,他才有大成就。小 小事情都不能忍耐,你就可以斷定這個人沒有前途、沒有成就,庸 庸碌碌的凡夫!凡是成就大事業的人,他那種忍耐是別人所不及的 ,「忍人所不能忍」,他就能成別人不能成就的功業。這樁事情, 諸位仔細去看看歷史,觀察眼前周邊這些成敗的人物,你就知道了 。失敗,怎麼失敗的?不能忍!所以佛教導我們,首先我們要相信 ,一絲毫疑惑都沒有;我們懂,佛給我們講的我們能夠理解,信解 ;我們能夠把它變成自己的思想行為,這就是行;在行裡面證實我 的信解是正確沒有錯誤,那叫證。   『是故色相皆圓滿』,這是講果德。你修忍辱波羅蜜,你得到 什麼好處?圓滿的色相。圓滿的色相是指什麼?一般講,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總的來說,是從忍辱波羅蜜修成的。細說,每一個相有 每一個相好的因緣,總的來講,離不開忍辱波羅蜜。「忍辱」這個 名詞,是當年翻經的法師,特別為了中國人,「忍」後面加個「辱 」。中國古時候的讀書人,分別執著也很嚴重,常常講「士可殺, 不可辱」,士是讀書明理的人,讀書明理的人,殺頭沒有關係,不 可以侮辱,侮辱是決定不能忍受的,殺頭都可以忍受。翻經的大師 看中國人把辱看得這麼重,所以六波羅蜜裡頭,忍下面加辱;換句 話說,辱也能忍,那還有什麼不能忍?特別對中國人根性而說的。   所以不但講經著重在契機,翻譯經典也不例外,這個經翻成哪 一個國家地區的文字,要契這一個國家地區的根機,名詞術語都要 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佛經是活的不是死的。正如《金剛般若》上 所講的「佛無有定法可說」,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佛字字句句,義理精深廣博,我們要有能力去求正解,不能把 它解錯了,解錯了,我們的修行就會產生偏差,走上歧途,那個虧 就吃大了!正解還是要依經,丁福保居士在早年學佛,提出他修學 的方法是可以參考的,他是以經註經,你看他作了十幾種佛經的註 解、淺註,都是用經文來註解經文,不無道理,很值得我們作參考 。   所以修法是很辛苦,是要很長的時間,這就叫法忍。修學要守 規矩,實在講規矩就是包括在戒律裡面,持戒就是守規矩,初學尤 其要遵守老師的教誡。所以我們學佛,說實在的話,古今中外,都 沒有例外,你這一生有沒有成就,第一個關鍵是老師,你有沒有遇 到真正的好老師,因為什麼?他指路。如果這個老師把路指錯,你 就偏差;他的路指得很正確,你這一生成佛、走向佛道。指路的人 是真善知識,真善知識的教誨決定與經教相應,不但與經教相應, 與經教相應就契理,一定與現代眾生根機相應,我們才得到真正利 益。現在真正善知識教我們什麼?你要曉得。   我們現在得的是什麼病?就好像看大夫一樣,你看那個大夫好 不好?能不能把我的病治好?他要知道我得的是什麼病,如果他對 我這個病源、病因一無所知,他的藥再好、處方再好,治不了我的 病。然後我們再想想,印光大師教導我們,對治末法九千年眾生的 重病;他出現在這個世間,普遍教導大眾的是什麼?因果教育。你 看他教人,他不教人佛經,他教人去受持《了凡四訓》、《文昌帝 君陰騭文》、《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他教人這個,這叫 對症下藥,目的是教你覺悟。一定要斷惡修善,《感應篇》跟《文 昌帝君陰騭文》是善惡的標準,你照這個去做。《了凡四訓》告訴 你因果的理論與事實,善因決定得善果、惡因一定得惡報,教你這 個。然後勸你「持戒念佛,求生淨土」,你這一生沒有白來,果然 遵照他的教誨,沒有一個不成就,真的是「萬修萬人去」,一個也 不會落空。   『普放光明照十方』,這是講你的影響,你圓滿的色相,讓十 方世界一切眾生看到、聽到,自然感動他們。他們對你尊敬、仰慕 ,向你學習,所以自行即是化他,化他自行不二。今天時間到了, 我們就講到此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明生居士王騰億 的頭像
    明生居士王騰億

    wty0975457848的部落格

    明生居士王騰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