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五三九卷)淨空法師講解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五三九卷)  2001/12/21  新 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539

  諸位同學,請看「世主妙嚴品」,說偈讚佛,法界菩薩的讚頌 :   他的讚頌內容是菩薩所修的十波羅蜜。偈頌總共有十一首,前 面一首是總說,後面十首頌是別說,每一首頌說一度。偈頌的格式 都是前面兩句是講修因,後面兩句是說得果。十波羅蜜也叫十度, 我們通常講六度,《華嚴》這裡講十度。十度的意思,清涼大師在 此地給我們做了一個詳細的開示,這是平時我們很少看到的,「十 行十地」,這一部經自始至終都會講到。   我們要問,菩薩的階位五十個位次,等覺我們不說,十信、十 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試問問這些菩薩怎麼修行的?我們細讀 《華嚴》就明瞭,就是修十波羅蜜。初信位的菩薩修布施,初住菩 薩也修布施,初行位、初迴向位、初地位統統都修布施。第二位的 菩薩:二信、二住、二行、二迴向、二地,全是修的持戒,科目是 一樣的,裡面的內容境界不相同,地位愈高愈殊勝。像我們在學校 裡面念書一樣,你念國文,小學生也念國文,中學生也念國文,大 學生也念國文,課程的名稱相同,內容有淺深不相同。佛家裡面講 淺深粗細各個不相同,這個地方必須要辨別。大師在此地給我們略 為介紹,這個略為介紹也分為十個段落。   第一個段落先解釋名稱,名稱這裡頭有通有別。譬如「波羅蜜 多」,這是通,十個名詞都有「波羅蜜多」,布施不同於持戒,持 戒不同於忍辱,這就有別。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 ,波羅蜜是相同,前面兩個字不同,名字裡頭有通有別。在《唯識 論》裡面為我們說明,波羅蜜多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稱「波羅蜜 多」,這個很重要。波羅蜜多,我們中國人把它翻成「度」,度眾 生的度,所以六波羅蜜也稱為六度,十波羅蜜稱為十度,這是中國 人翻譯的。六度跟十度,這個「度」是要具足什麼條件?清涼大師 引《唯識論》裡面講,要具備七個條件,這七個條件在法相宗裡面 叫做「七最勝」,七種最為殊勝。由此可知,我們修布施,或者修 持戒,與這七個殊勝相應,你是修的波羅蜜,你是在修六度、在修 十度。如果不具足這七個條件,你只是布施,只是持戒、忍辱,「 度」那個字談不上,換句話說,有布施沒有波羅蜜。沒有波羅蜜, 這個布施是修的世間福報,我們常講世間有漏的福報,果報出不了 六道的範圍。如果與這七最勝相應,這個修的是功德,功德能了生 死、出三界、出十法界,這不能不知道。   七最勝裡頭,第一個是「安住最勝」,「要安住菩薩種性」。 一切眾生種性不相同,像植物種子不一樣,大豆是大豆的種子,芝 麻是芝麻的種子,種子不一樣,在佛法裡面叫種性。要安住在菩薩 種性,換句話說,不是二乘種性,不是緣覺種性,不是人天種性。 我們要問:種性到底是什麼?我們要怎樣學習?種性就是我們中國 古人所講的「立志」,佛法裡面所講的「發心」。人要沒有志,你 在這一生當中你就沒有方向,你沒有目標,換句話說,你這一生糊 裡糊塗過去了,你怎麼會有成就?世出世法,凡是有成就的人,他 一定是有立志,他有一個目標、有一個方向,他在這一生當中他認 真努力,希望達到他的目標,這個人會成功,只要他有決心、有毅 力,永遠不退轉,這肯定有成就。   善根深厚的人,會常常想到:「我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我為 什麼來的?」這個念頭就是感,你有這個念頭必定有應,這個應就 是有幫助你的人,有幫助你的鬼神。哪些人來應?跟他志同道合, 或者是明顯的幫助你,或者是暗中的幫助你。你會感動鬼神,有跟 你同一個願望的、同一種愛好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他就來了 。你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佛菩薩想幫忙也幫不上忙。這個地方安 住種性:真正發的大道心,我要作佛。實在講這種人很少,學佛人 當中也不常看見。我這一生當中只有在《六祖壇經》上見到,我非 常佩服。惠能到黃梅去參禮五祖,五祖問他:「你來幹什麼?你來 求什麼的?」他只有一句話:「我來求作佛」,我這一生沒聽人家 講過這句話,他來求作佛的。我們所接觸的大眾,所聽到、所看到 的,都是來問佛法裡面一些問題,或者是求消災免難,求福求慧。 求福的多,求慧的就少了,求作菩薩、作佛沒聽說過。像惠能這樣 的人,就是「安住菩薩種性」,他不想做別的,就想作佛。我們有 沒有這個志氣?真有這個志氣,果然有這個志氣,那你就是安住菩 薩種性。作佛就要想到作佛的樣子,像不像佛?佛要怎麼作法?惠 能大師求五祖教他,我們今天找誰?我們今天找經典,經典裡面教 導我們就是作佛的方法、作佛的理論、作佛的樣子,這個樣子就是 經戒,要像!   第二「依止最勝」,你有了志願,立了志,立志之後,你要想 你的志願在這一生當中圓滿達成,你要依靠什麼?這是一生修學最 主要的,你要依靠什麼?依止最勝是教我們「要依止大菩提心」。 「菩提心」,馬鳴《起信論》裡面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 ,不能剎那離開,念念都與大菩提心相應,決定沒有一刻忘記。忘 記就是忘失菩提心,你的菩提心忘掉了,菩提心忘掉,魔就來了, 魔障就現前了。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跟我們講菩提心,也是講三 個: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把經論合起來看,這個意思就很 明顯了。什麼是直心?真誠到極處,至誠心就是直心。直心是菩提 心之體,另外兩種是菩提心的起用,有體有用。經論都講深心,深 心是至誠心的自受用,大悲心、迴向發願心是菩提心的他受用,是 對人對事對物。   什麼叫做深心?古大德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說「好善好德」,《 十善業道經》上所講的,教我們「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 善法」,這是好善。哪些是好德?我們說的十個字就是大菩提心, 真誠就是至誠心,清淨平等正覺就是深心,好善好德,後面一個慈 悲就是迴向發願心,就是大悲心。菩提心不好懂,佛說了三條,有 體、有自受用、有他受用,我把這個三條再化成五條,每一條兩個 字,真誠是體,清淨平等正覺是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自他不二 。我們的心要安住在這裡,要依止,安住在菩薩種性,安住成佛, 願望要成佛,要證究竟圓滿的佛果,一生以這個為目標,以此為方 向,勇猛精進,不疲不厭,念念不離菩提心,這是依止最勝。   第三個「意樂最勝」,意樂就是你的喜愛,你歡喜,喜歡什麼 ?「慈愍一切有情」,實在講就是菩提心裡面大悲心起用。大悲心 的起作用,是慈悲憐憫一切有情眾生,這個有情眾生包括九法界。 九法界眾生,這裡面有智慧、有福報的人很多,還需要我們憐憫嗎 ?凡是憐憫必定他還在受苦受難,沒錯,六道裡面包括六欲天王、 色界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都在受苦受難。他做天王了,還有 什麼苦難?無明沒破,煩惱沒斷,色界、無色界雖然有相當程度的 定功,煩惱伏住了,沒有斷,無明還在起作用,他怎麼不苦?四聖 法界裡面的眾生,這是九法界裡面程度高的,他們見思煩惱斷了, 塵沙煩惱也在逐漸逐漸斷滅了,無明沒斷。從這個地方看都是「可 憐憫者」。他們這些人,比起六道受的苦輕,只是對於宇宙的真相 ,我們講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名詞叫「諸法實相」,不能夠明瞭 通達,這是他們的苦處。所以七種最勝裡面,第三個意樂最勝,憐 憫一切眾生。   我們就眼前來說,眼前我們住在這個地球上,這個地球是娑婆 世界的欲界,十法界裡面的人法界。我們生在這個時候、這個地區 ,遇到了最濁惡的境界,佛在經上常說「五濁惡世」,濁是染污。 現在這個時段、這個地區,染污非常嚴重,嚴重到了極處。我們一 般講有史以來所未見的,幾千年歷史記載所沒有過的,染污到這個 程度。惡是惡業,一切眾生造十惡業,毫無忌憚,從前人作惡還害 怕,怕人家批評,怕被人家知道;現代造作一切惡業,公開的,甚 至於唯恐你不知道。這是什麼現象?許許多多宗教裡面講的世界末 日,真的這是末日之前的徵兆。我相信末日,《古蘭經》上常常看 到的經文:「信真主,信末日」,我信,我信真主,我信末日,幾 幾乎乎真主末日我們都看見了、接觸到了。我們生在這個社會,這 社會裡面的眾生真的是可憐,我們要有慈憫心,慈悲憐憫,要做出 最大的犧牲奉獻。   第四個「事業最勝」,要「具行一切事業」。「一切事業」是 什麼事業?教化眾生的事業,幫助眾生回頭是岸,幫助眾生明瞭因 果報應的道理與事實,這是在現前社會裡面,諸佛如來、法身菩薩 教化眾生第一個重要的課程。印光大師,西方世界等覺菩薩來示現 ,他這一生當中,我們仔細觀察他的事業,以言語、以文字勸導一 切社會大眾「敦倫盡分」,倫是倫常大道,敦是老老實實隨順自然 的大道、自然的秩序,隨順自然、回歸自然,這個意思深!人道, 什麼是人道?就是人與人的關係,儒家把它歸為五大類:夫婦、父 子、兄弟、君臣、朋友,這是倫理,這是自然的秩序,天然的大道 。這不是哪個人創造的,不是哪個人發明的。你說這是人發明的, 你仔細觀察,這個大道畜生道裡頭有,最明顯的、最普遍的,你看 螞蟻、你看蜜蜂,牠有組織,牠有尊卑少長之分,牠怎麼懂得?如 果再微密觀照,所有的動物都有,我們才曉得這個不是人發明的, 不是人說的,佛家講「法爾如是」,是自然而然,所以才教人「敦 睦倫常」。人人都能夠遵守,人與人的關係就好了,自自然然互相 尊敬、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它的果德,從 小的講,家和萬事興,社會祥和,天下太平,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 人就有福了。如果倫常這種自然的規矩法則丟掉了,不要了、不講 了,隨順自己的煩惱欲望,毫無忌憚,這個社會就大亂。社會這一 動亂,天災人禍就來了。天災人禍從哪裡來?你感召來的,這個果 報很可怕,全面毀滅的果報。   人不知道反省,沒有人教導他,他也不接受人的教導,諸佛菩 薩、善神離開了,走了。誰進來?妖魔鬼怪都來了,你這個事情怎 麼會不麻煩?妖魔鬼怪來了,你還會有好日子過?他們來助長你的 惡業,你跟他接觸你還非常歡喜,你很容易接受他的調教,都造作 惡業,這還得了嗎?菩薩要挽救這些眾生,所以無論從事哪一種事 業,他的目的都是在做轉移風俗、轉移一切眾生邪知邪見,菩薩用 這個功夫。眾生最大的錯誤觀念是貪而無厭,我們冷眼觀察這個世 間,我們周邊一些熟悉的同修們,有在家的、有出家的,終日忙忙 碌碌,從早到晚,早晨很早起來,晚上十二點鐘都不得睡覺,忙些 什麼?值不值得那樣繁忙?要仔細觀察一下,冷靜去想想,你就曉 得不值得!都忙著名聞利養,心裡他不是安住在菩薩種性,他安住 在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念念希求,要想得到,得到之後念念又恐 懼,怕失掉,生活在這裡面,這個多苦!多可憐!他迷了,迷得太 深,迷得太重,佛菩薩來幫助他都回不了頭,他不相信,他不接受 。他所求的是什麼?財色名食睡,求這個東西。佛在經上講得這麼 清楚、講得這麼明白,這五條是「地獄五條根」,你要真正是得到 ,得到一條就把你拖到地獄,要五條都具足那還得了!阿鼻地獄永 不翻身,他不知道。   佛菩薩種種的事業,從日常生活、穿衣吃飯,到他所示現的一 切作為,無一不是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醒悟過來。人,我到這 個世間來不是為名聞利養的,不是為五欲六塵。看看釋迦牟尼佛, 最好的榜樣,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不貪圖名位,不 想做國王,不貪圖富貴,真的就是一樁事情:幫助人覺悟。你們所 希求的,患得患失的,他全部放下。一個人在這個世間生活太容易 了,諺語所謂「日食三餐,夜眠六尺」,這個事情很容易解決。尤 其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他日中一食,他不是日食三餐,三 衣一缽,隨遇而安,晚上走到哪裡,找一棵大樹底下打個盹就可以 了,休息一下精神就恢復了,你看他多麼自在、多麼瀟灑!過的是 人的生活,心裡面沒有憂慮、沒有牽掛,心清淨、身清淨,生活環 境清淨。心轉境界,不為萬物所動,他過的是正常生活。我們今天 已經把自己忘掉了,隨著妖魔鬼怪的旋律在亂舞,不知道什麼是自 己,聽憑外面環境來擺布,你說可憐不可憐?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一切事業,一個事業具足一切事業,那 是什麼事業?現在我們講的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這個教學的內容 包羅萬象,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這叫「一切事業」。上面兩個字 好,「具行」,具是具足,他在這裡行一切事業。你要是不懂「具 行一切事業」怎麼講法,你就想想釋迦牟尼佛一生,你想想他是不 是具行一切事業?想想中國孔老夫子,想想這個世間所有宗教創教 的這位大德,他們都是能夠具行一切事業。   第五「巧便最勝」,那就是講方法,幫助眾生、接引眾生的方 法無比殊勝,現在人講的「高度的藝術」。表現在哪裡?生活,生 活高度藝術;工作,也是高度藝術;接眾,跟大眾往來,顯示的高 度藝術。經裡面講:「要無相智之所攝受」,高度的藝術是最高, 也是我們講究竟圓滿智慧的起用,你沒有智慧你談不到藝術。所以 他有無相智,無相智是離一切相,這是真實智慧。離一切相才能真 正得一切相的受用,這個受用是正常的;著相的受用,受用不正常 ,那個受用,我們常常講得不償失。為什麼?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所以正常的受用一定與自然相應。我們想想我們今天的受用不正常 ,科技雖然方便,我們享受這個付出多少代價!回想六十年前、七 十年前,中國的農村,我是在農村出生長大的,農村裡面那個生活 ,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精神、身體毫無負擔,那個生活是人的生 活。   我們接著看「七最勝」。前面講到第五條「巧便最勝」,這個 意思沒講完,還需要補充。「七最勝」非常重要,如果你不曉得, 你學菩薩行與這個完全不相應,結果你一生所造作的統統是三界有 漏福報,與菩薩行完全不相應,真是可惜!「巧便」,善巧方便殊 勝,必須是以無相智為依據,沒有真實的智慧不能離相,「離一切 相,即一切法」。所以我們講到現代社會眾生,迷戀於科技的發展 ,科技帶來一些方便,不知道我們付出的代價非常慘痛。想想過去 科學技術沒有發明的時候,我們過著隨順自然的生活,無論是哪一 個行業的眾生,確確實實顯示出心安理得。理,隨順自然,生活、 工作、應酬安閒自在,都能夠隨順自然的常規,過的是真正幸福美 滿的生活。現在科學技術發達,在生活方面許許多多好像是帶來了 方便,沒錯,你有沒有想像到付出的代價?這個代價裡最嚴重的是 身心不安,可以說從出生到老死,你心都不平靜,都不能夠安寧。 每天慌慌張張,我們現在講緊張,精神緊張、身體肌肉緊張,在古 時候沒有聽說過這種名詞。   從前我們旅行坐船,帆船、搖櫓,好像是笨拙,但是它自然, 現在想想那種生活,詩情畫意,它多美!現在有輪船、有飛機,是 很快,但你想想,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車、船、飛機排出來的這 些染污的氣體,造成空氣污染,我們人都要呼吸空氣。更嚴重的是 造成臭氧層的消失,澳洲這個地區首當其衝,澳洲上空,面積差不 多有整個歐洲那麼大的臭氧層被破壞了,陽光沒有臭氧層的隔離, 直接照到地面,人們在這種陽光照射之下很容易得皮膚癌,所以澳 洲人得皮膚癌的人非常多。現在他們知道了,所以出門要帶寬邊的 帽子,穿衣服一定要穿長袖,熱天也要穿長袖。學生上學我們就看 到了,你看他的服裝防曬。這是科技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所付出 的慘痛代價。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什麼?核武戰爭、生 化戰爭。古老的預言裡面告訴我們,這個戰爭如果真的爆發,十六 世紀法國諾查丹瑪斯的預言,這個世界上人口剩下多少?「大七之 數」,「大七」大概是指七億!現在世界上人口將近七十億,換句 話說,十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可以活下來,你想想這個代價付得多 重!我們享受短短不到兩百年的科學技術的方便,我們地球上人十 個要死九個,有什麼好處?現在還在不停止的在進展,科學技術日 新月異,不把這個地球毀滅誓不甘心。   兩個世界,不要比極樂,就是比一百年前跟現代,差別太大了 。一百年前的人過的還像個人的生活,現在不像人的生活,人都變 成機器了。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要用什麼樣最殊勝的善巧方便來 攝受一切眾生?這一句就是佛家常講的四攝法,四攝法是講四個原 則: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個原則怎樣來應用?那要靠高 等的智慧。這個智慧裡頭最重要的,它講「無相」,我們說無私無 我才能做得好。四攝法傳得太普遍,凡是學佛的人哪個不知道?哪 個不曉得三學、四攝、六度?誰都知道。真正裡面的意思又有幾個 人懂?這就少了。所以,四攝六度一般人去做,說實實在在的話, 皮毛都沾不上,他所做的可能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般若,下頭沒有「度」,沒有「波羅蜜」,為什麼?跟這七條、 七個殊勝不相應。   第六是「迴向最勝」,經文裡只舉一個例子:「迴向無上菩提 」。可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明瞭,說迴向至少有三個目標:「無上菩 提」是我所求,另外兩條是「迴向眾生」、「迴向法界」,這三條 是一樁事情,一而三,三而一。無上菩提是「體」,成就究竟圓滿 的智慧,無上正等正覺,無上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迴向法界是 「相」,迴向眾生是「用」,有體、有相、有用。體相可以互轉的 ,無上菩提是體,法界是相;法界是體,無上菩提是相,體用可以 互相轉變。所以我們著重的是什麼?著重迴向眾生,迴向眾生用現 在的話來說,就是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服務。誠心誠意,全心 全力為眾生而不為自己。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可以捨己為人,歡喜 !一點困難都沒有,就像慈母對她的嬰兒一樣,真正是徹底的犧牲 奉獻。要用這樣的心態對待九法界苦難眾生,沒有見性的眾生都是 苦難眾生。   最後一句是「清淨最勝」。這一句非常重要,決定不失清淨心 。不失清淨,諸位就要記住,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 們想想《唯識論》上講的七最勝,我們說這五條跟七最勝相應不相 應?說一個清淨,其餘四個都包括在其中;換句話說,修十波羅蜜 、修四攝法,要與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真誠是體。「不 為二障間雜」,二障是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是貪瞋痴慢、是分 別執著,所知障是妄想,我們一般講成見,執著成見,自以為是。 只要有這些東西夾雜在裡面,就把你的最勝破壞掉了,你心不清淨 。心不清淨,換句話說,你不老實。我常常說,講經的時候說過多 次,很多人拿些問題來問我,我說凡是來問問題的,都是不老實。 老實人哪有問題?回家去老實念佛就好了,你還有什麼問題?你有 問題就說明你不老實。於是我就知道了,有很多人見到我不敢問問 題,裝老實,他不是真老實,他在裝老實,這裡頭就有真假之分。 真老實是真沒有問題,他相信了,「這一句佛號就能成功,我把什 麼都放下了」,他肯定成就。如果還有疑惑,疑惑放不下不能不問 ,為什麼?疑惑是菩薩嚴重的障礙。   佛陀出現在世間,幫助這些菩薩斷疑生信,疑要不連根拔除, 他的信心建立不起來。所以佛度眾生,兩種根性的人很容易度,佛 不費力氣。一個叫上根利智,他聰明、他有智慧,一聞千悟,一聽 他都明白,他沒有問題。另外一種下愚,什麼都不知道,但是他聽 話,他老實,這種人好度。諦閑老和尚那個鍋漏匠,就是屬於這一 類人,下愚,教他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你什麼都不要想, 天天就念這個,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將來準有好處。 他也不曉得什麼好處,他也不問什麼好處,他也不想什麼好處,反 正師父教我這麼念,我就這麼念下去。念了三年,預知時至,站著 往生,他成功了。三年時間不長,這是老實人。諦閑老法師對他的 讚歎,在當時中國那麼大,出家的大德法師很多,名山寶剎的方丈 住持、講經弘法的大法師,諦閑法師說:「沒有一個人比得上你」 。真的,一點不假。我們沒有聽說哪個方丈、哪個住持和尚、哪個 講經的大德往生站著,走的時候,死了還站三天,沒聽說過,你才 曉得老實人可貴。   我這一生當中,看到、聽到的,念佛預知時至,站著走的、坐 著走的,沒有生病,自己曉得什麼時候走,總有十幾個人,我們聽 了很感動。這些人給我們現身說法,我們何必還要打妄想?為什麼 還放不下?自己跟自己做對頭,自己跟自己做障礙,把自己一生的 大事耽誤掉了,這個都是心地嚴重的染污而不清淨。我們明白了, 學佛就要從這些地方學,萬緣放下,真放得下。世出世間事決不去 打聽,打聽是什麼?攀緣。隨分,別人來跟我說我也聽,我一聽我 明白了。   今天社會一些狀況,我不看報紙、不看電視、不聽廣播,天天 天下太平,沒事。偶爾同學來跟我說一說哪裡發生什麼事,他主動 來告訴我,我沒有向他打聽,放下了。同學們往來,你來看我,我 很歡喜,你離開的時候,我們心裡痕跡都不留。我沒有電話、沒有 傳真,跟外界完全隔絕,清淨!現在人說老實話,唯恐自己心地清 淨,身上還帶個手機,不自找麻煩嗎?手機不說別的,我就感覺那 個電磁波會影響你的頭腦;我也聽人家講過,手機用多了,頭腦半 邊頭都麻木,你說這個傷害多大!這不是自找麻煩嗎?什麼原因? 都是放不下。   清涼大師在這一段後面做了一個總結:「若七隨闕,非到彼岸 」。這七條,隨便缺個一條兩條,你不能到彼岸,那就不能叫「度 」,不能叫「波羅蜜」。「應各四句分別」,這個「四句分別」我 們要知道,「四句分別」是什麼?舉一個例子:布施,是布施不是 布施度,這個世間人很多會做。為什麼說「是施非度」?他確實在 做布施,以財布施、以法布施,他與前面講的七種殊勝不相應,所 以他是施,不是度。第二種「是度非施」,這個人的心與七種殊勝 相應,他並沒有做布施,他看到別人修布施,別人修財布施、修法 布施、修無畏布施,他歡喜讚歎,他這個歡喜讚歎的心具足七殊勝 ,他是度,他沒有施,這個歡喜讚歎的功德,比那個修布施的人不 曉得要大多少!他具足波羅蜜。第三種「是施又是度」,這是真正 通達佛法的人,是大乘菩薩,修財布施、修法布施、修無畏布施, 與七殊勝相應。第四種,他不是施也不是度,看到別人修布施也歡 喜讚歎,「哦!你做了很多好事!」自己的心與七殊勝不相應,所 以這種歡喜讚歎,不是布施也不是波羅蜜。一定要懂得,你要不懂 ,你怎麼個修法?大乘法無比殊勝,你要不讀經,你要不研究教, 你修的是什麼行?絕對不是憑自己的想像去做那就行了,要知道我 們平常想像都是妄想,不能成就。   大師為我們以十段分別說明,第二個「出體」,第三個「辨相 」,這兩條省略,到講解偈文的時候再說。第四段講「建立」,什 麼叫建立?「為十地」,十地菩薩修行當中對治十種障礙,十種障 礙除掉之後,你就證十種真如,所以有十波羅蜜。由此可知,十地 是正智,前面我們講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都不是真實的, 都是在做預備工作,到十地對治十種障,這十種障是無明裡面的障 礙。前面對治的是見思煩惱、塵沙煩惱裡面的障礙,那個障礙斷掉 ,你不能見性;無明障礙破掉,才明心見性,地上菩薩稱為摩訶薩 的道理在此地。大師在此地為我們解釋,用六度,大乘法裡頭常講 的。六度,因為有六種業障、很深重的業障,為了對治這六種障礙 ,「漸修佛法,漸熟有情,故但說六」。六度懂得了,十度你自然 就明瞭,十度是六度的展開。   六度的前面三種:布施、持戒、忍辱,這個我們先不講度,先 就講福報,這個世間人最喜歡的。你講度,他還害怕,說要了生死 、出三界,他嚇死了,他不願意離開六道輪迴,他希望生生世世在 這個世間享富貴。那麼你能夠修布施、能夠持戒、能夠忍辱,佛講 這是「增上生道」。道是六道,「增上生道」,這個「上生」是人 道、天道,六道裡面把阿修羅也算一道。修這三種得到的果報是什 麼?大財富,經上講:「感大財體及眷屬故」。你施財,你決定得 財富;你施法,你決定增長聰明智慧;你施無畏,你決定得健康長 壽。財布施,用財物幫助那些需要的人。法布施這大家都懂,把如 來無比殊勝之法介紹給一切眾生。無畏布施裡面,最重要的,現在 大概我們同學們都做到了,素食,素食是屬於無畏布施,不食眾生 肉、不殺生。另外一種,貧病,孤兒、老人,沒有兒女、沒有人養 活的這些老人,我們看到有許多老人院,有許多孤兒院,許多醫院 裡面有窮苦的病人付不起醫藥費,對這些人的布施叫無畏布施。   在過去,放生也是屬於無畏布施,現在放生變質了,變得非常 可怕。我這個地方做法會,預定哪一天我們舉行放生,到處去買魚 、買鳥,這些獵人這一天特別去捕獲,為什麼?今天有生意。你要 不買,他就不去抓了,抓了賣不掉。你們有這麼多善心人要放生, 他特別去抓。這不是放生,是害生,這不叫修無畏布施。所以我現 在很少講放生,變質了,被一些惡人利用了,好事變成惡事,我們 不能不知道。但是放生的心、憐憫一切眾生的心要常有。現在的機 會非常難得,住在城市裡面都是超級市場,看不到活的東西,大概 真正非常活的東西,可能有一些海鮮餐館裡面養在玻璃缸裡頭,我 看到有些魚、有些龍蝦很活潑,在裡面游來游去,你向他們買,買 了之後到外面去放生,牠可能會活。一般超級市場買不到,都是冷 凍的。放生不在多,有緣嘛!買個一條兩條,一隻兩隻,自己帶到 河邊把牠放去,不要搞大規模的法會,那個招搖生事,不是好事情 !所以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智慧,你做的才是真實功德,與七殊勝相 應。   後面三條:精進、禪定、般若,這三條是「決定勝道」,勝是 殊勝,為什麼?這個能伏煩惱。精進度懈怠,懈怠是很大的煩惱、 嚴重的煩惱。我們修行功夫為什麼不能精進?念佛念了這麼多年, 連功夫成片都辦不到,什麼原因?懈怠、懶散,學教不能大開圓解 ,參禪不能得定開悟,什麼原因?懈怠。所以精進是菩薩唯一善根 。佛講善根,講世間的三善根,就是世間法、六道裡面這都是世間 ,所有一切善法是從三個善根生的:無貪、無瞋、無痴。菩薩從初 發心到圓成佛道,一個善根,精進。所以精進能得禪定、般若,「 能伏煩惱,成熟有情及佛法故」。這是修行六個綱領裡面,前三條 跟後三條用意不相同。   又有一個說法,前面三條:布施、持戒、忍辱「饒益有情」, 這是對一切有情眾生有好處、有利益的。饒益有情是財布施,眾生 歡喜,你以財物去幫助他。不惱害眾生,「忍彼惱故」,我們持戒 、忍辱是能夠忍受眾生加給我們的煩惱。持戒的人決定不會傷害他 人,別人傷害,我們能夠忍受。後面三種對治煩惱,「勤修加行, 永伏永滅」,精進對治懈怠,禪定對治散亂,智慧對治愚痴。功夫 淺的伏住煩惱,功夫深的煩惱就斷了。還有一個說法,那是已經證 果的菩薩,哪些菩薩?法身菩薩,法身菩薩修四攝六度,普度一切 眾生,他修布施、持戒、忍辱「不住涅槃」,修精進、禪定、般若 「不住生死」,這就是《般若經》上講的「無住涅槃」,生死、涅 槃兩邊不住,這是講成就的人。我們現在如果認真的修,雖然現在 還不成就,但是與菩薩的成就相應。要真修!要真幹!   講到十波羅蜜,十波羅蜜後面是方便、願、力、智,這四種說 實實在在的話,它的作用是幫助前面六波羅蜜達到圓滿。方便可以 幫助布施、持戒、忍辱,願幫助精進,力幫助禪定,智幫助般若。 所以方便、願、力、智這四度,是從般若波羅蜜裡面開出來的。我 們常常說,講六度的時候常常說,前面五度如果裡頭沒有般若波羅 蜜,是世間的善法,不能稱為度,這是我們普通的講法、籠統的講 法。嚴格的講法,不但要具足般若波羅蜜,具足般若波羅蜜的什麼 ?布施、持戒、忍辱是般若波羅蜜裡面的善巧方便,精進要具足般 若波羅蜜裡面的無相的大願,禪定要具足般若波羅蜜裡面的智慧的 力,般若波羅蜜裡面要具足權智,那個智是般若的作用。方便、願 、力、智與瑜伽七殊勝完全相應,這種修法才是菩薩的六波羅蜜, 是佛教菩薩修行的六個綱領。   第五條講「次第」,次第說:由於前面一條引發到後面,又「 由後後,持淨前前」。所以六波羅蜜的次第不能顛倒,前面可以引 發後面,後面決定包括前面。不能布施的人怎麼能持戒?菩薩戒捨 己為人,那怎麼能持?比丘戒獨善其身,所以小乘戒跟大乘戒差別 在此地,小乘人獨善其身,大乘人兼善天下。你不能布施做不到, 自利利他統統做不到,所以那個次第可不能亂。現在時間到了,這 個意思我們底下一堂再跟諸位報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明生居士王騰億 的頭像
    明生居士王騰億

    wty0975457848的部落格

    明生居士王騰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