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五五六卷)  2002/1/1  澳洲 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556

  諸位同學,請看「如來現相品第二」:   清涼大師在這一品,沒有講到經文之前,先把這一品的大意為 我們做一個介紹。這一品之「來意」,前面說過了。第二段是解釋 品名,首先在三分裡面,這一品往下是屬於本經的正宗分,要正說 宗旨。在四個大段落裡面,也叫四分,清涼大師他老人家分的,這 一分是「舉果勸樂生信分」,列舉如來依正果報,勸一切眾生興起 信心,所以也可以講是「所信因果」,我們學佛所信的因果;「亦 名說佛依果會」,在這一會當中多半要說佛的依報,正報雖然說, 依報說得多,也就是說對於佛的生活環境這一面講得多。   品名「如來現相」,「如來是能現之人,相是所現之法,現通 能所」,有能現的、有所現的。「如來現相」,如來有五個意思, 現相也有五個意思。我們從清涼大師的開示,第一個意思,如來五 個意思,第一個:就理上來說,法性才叫「如」,離障就叫「來」 。「如」這個字就是指的真如法性,一切眾生無不具足,雖然具足 ,在凡夫境界裡面我們的真如法性被煩惱障礙住,雖有,不能夠現 前,好像真如法性埋沒在煩惱之中。實際上這是迷,真的就是迷悟 ,迷了,我們的法性真如就轉變成煩惱習氣,是這麼回事情;哪一 天覺悟了,原來煩惱習氣就是真如自性。煩惱習氣沒有了,真如自 性現前,那叫來。你離開了障礙,離開煩惱、離開障礙,煩惱障、 所知障這兩種障離開了,出障這叫來,這是從理上來說的。由此可 知,諸佛如來他那個來是出障,我們今天是在障裡面,沒有離開障 礙,這是從理上講。

  從行上來講,《瑜伽師地論》說「言無虛妄,故名如來」,《 涅槃經》上也是這個說法。我們想想這個意思,佛所說的句句話是 實話。《金剛經》上講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真就不是 假的,實就不是虛的,「如語者」,他所說的完全是事實真相。事 實真相是怎樣的,他就怎麼說,絕對不會在事實真相裡頭加一點, 我們今天講某人說話誇張,誇張是他加了一點,也不會掩飾、少說 一點,不是的。他所說的完全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怎麼樣他就怎 麼說法,這一句意思很重要。為什麼?我們在經上看到這個境界簡 直就不可思議,一般對佛法沒有相當修養的人聽這個說法,這是講 故事;這就像中國的《封神榜》、像《西遊記》,會把《華嚴經》 當作小說來看,不相信這裡面所說的字字句句是真的。如果知道字 字句句是真的,這是如來說的,這不是普通人講的,如來說的。

  如果就理智合起來講,《轉法輪論》裡有一個說法,「第一義 諦名如,正覺名來」,許許多多祖師大德註疏裡面都引用這個說法 。第一義是什麼?

第一義就是法性。什麼叫第一義,這個名相我們 在佛經裡面、祖師大德註疏裡面,看到太多太多了。什麼叫第一義 ?有第一義當然就有第二義。第一義在我們《彌陀經》裡面就是講 的一心,一心就是第一義。一!不是二,一也就不可思議;二可以 思、可以議,就是說你可以想、你也可以說,二就落在識裡頭,落 在心意識裡面。第一義是離心意識,心是阿賴耶,我們常講阿賴耶 的作用是落印象,意是末那,末那是執著,識是第六意識,是分別 。第一義的意思我們就有一點點體會得,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 落印象,這是第一義。這個境界叫如,這是自性的性體,自性的本 體叫如,菩薩都做不到。正覺名來,正覺是什麼?自性本具的般若 智慧。第一義諦是理,自性本具智慧是智,理智合起來說,來說如 來的意思,所以你覺第一義諦那就叫如來。我們換句話說,因為這 個名相名詞意思真的不好懂,你什麼時候覺悟你的自性、覺悟了真 如本性,你就叫如來,這個意思大概可以體會到一點。禪宗裡面常 說明心見性,那個明、那個見,那是「正覺」;那個心、那個性, 就是「第一義諦」。明心見性,就稱為如來。誰明心見性?法身菩 薩,法身菩薩可以稱如來。法身菩薩是真佛不是假佛,揀別跟十法 界裡面的佛不一樣;十法界裡面有菩薩、有佛,十法界裡面的佛沒 有明心見性。所以天台家天台大師用六即來辨別,十法界裡面的佛 叫相似即佛,相似不是真的;一真法界裡面菩薩叫分證即佛,他是 真的他不是假的,但是他沒有圓滿,所以叫分證。破一品無明、證 得一分法身,那就分證即佛,見一分自性、證一分法身;二住菩薩 ,見二分真性、證二分法身。這就是此地講的,覺第一義諦。

  第四種講法,離相,《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如來者,無所 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從離相,這個句子大家都念得很 熟。第五種是融合起來講,把前面這幾個意思融合起來說,「一如 無二如」,無論說理體,無論說覺智,「無不皆如」,所以稱為「 如」。這樣說起來,歐陽竟無大師說「佛法不是哲學,它也不是宗 教」,從這個地方你就能曉得,它不是哲學。哲學是什麼?哲學是 有能有所,譬如我們講覺,有能覺、有所覺,有能證、有所證,佛 法裡面也有能也有所,但是跟哲學不一樣。哲學,能不是所、所不 是能;佛法,能即是所、所即是能,能所是一不是二。譬如我們此 地講的覺智,是能覺能智,你所覺的理,第一義諦那個理,是你所 覺、是你所知。但是在佛法裡面講,能所是一不是二,哲學裡就沒 有了,沒這種講法。佛法是圓融的,能即是所,所即是能,能所不 二。所以不管是從體上講、理上講,或者從智上講,「無不皆如」 。又說「如外無法,來也就是如。如是來者,是真如來」。由此可 知,這個意思很深很廣。如來這個意思,確實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大乘經上常用「不思議境界」來形容它,這是說能現之人。   所現的相,相也有五種,第一種「現面門光相」,這個意思是 召集十方菩薩。前面講的「如」,我們真的是無可奈何,為什麼? 學不到。現相這裡面,我們有學習的地方。現面門相,你這個面孔 要好看,所以佛法對於,你看《華嚴經》上第一個,它重視。佛法 要普度眾生,這大家都知道的。你要想度眾生,這個「度」我們講 得很多、講得很清楚,度的意思就是幫助的意思、協助的意思。眾 生很苦不知道苦,眾生迷惑不知道自己迷惑,這叫真正可憐,佛經 上常常說「可憐憫者」,那是一點都不假,可憐憫者!覺悟的人想 幫助他,他還不接受,他還處處刁難,不以為然,你說這個事情麻 煩不麻煩?他真的很苦,眼看著在十法界裡一層一層往下墜落,覺 悟的人清楚,想幫助他拉他一把,把他往上提升;我們一般人講好 人不遭好報,凡夫對你並不感激,嫌你多事,不喜歡接受你的幫助 。所以佛菩薩救度一切眾生,一定要有圓滿的智慧,要有高度的技 巧,這個技巧就是善巧方便。   善巧方便頭一個,面門要有光相。這個說法你不會懂,我們舉 個例子給你說,你就容易體會了。像彌勒菩薩布袋和尚,你懂了嗎 ?布袋和尚滿面放光。什麼光?歡喜相。所以佛門裡面這個現相, 我們講形相,你看建設一個道場,這個道場一進大門,你第一個所 看見的就是布袋和尚的相。天王殿的當中,天王殿是你進廟門第一 個建築物,旁邊是四大天王,當中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在現面門 光相。我們要學,面對著一切眾生,要生歡喜心;歡喜什麼?我服 務的對象來了,我有機會全心全力為你服務。要像什麼?要像慈母 看到她的嬰兒,那個喜悅是真的,不是假裝的。佛是真的,法身菩 薩是真的。我們今天看到人,是什麼面孔?是什麼態度?我們讀到 這一句應當知道警惕,應當曉得如何學習。在一切時一切處,遇到 一切眾生,滿面笑容。眾生對我們討厭,我們自己要知道,他對我 們有誤會,他對我們沒有了解,他要了解一定也很歡喜。所以不可 以說他厭棄我們,我們也板著面孔對他,那就錯了。當他不了解我 們的時候,我們合掌問訊滿面笑容,以真誠清淨平等心接眾,從這 個形相上顯示出一片慈悲。每一次這個人跟你遇到,你都是這樣真 誠心對待他,時間久了、次數多了,他就會感動。決定不可以別人 以惡意對待我們,我們也以惡意相向,那就會變成冤冤相報沒完沒 了。小的誤會造成重大的矛盾,心裡小的不愉快逐漸形成大的怨恨 、大的衝突,那就錯了。這是說到面門放光,面門放光是歡迎大眾 。彌勒菩薩造像、布袋和尚造像放在寺院門口,歡迎大眾,你看看 這個意思多深!我們住在道場的人,接待所有來的賓客、一切人物 ,就要像彌勒菩薩那樣,真誠熱心的歡迎;他進門之後,我們熱情 的接待。經教裡如是教導我們,我們沒有學會,還自以為了不起, 實際上真正內行人一看,你沒有修行,你不是佛弟子,粗心大意。

  第二「現眉間光相」,我們這個世間文人常講眉飛色舞,眉毛 眼睛會講話,世尊沒有說法之前,眉間放光,這是一個暗示,「示 說法主」。世間文人常講,眼是靈魂之窗,所謂「誠於中,形於外 」,形於外最重要的無過於眼睛。真正有德行的人、有修行功夫的 人、有學問的人,你跟他一見面,他看看你的眼,就曉得你心裡有 些什麼東西,一眼就被人看穿了。你修行功夫到什麼階段?你是菩 薩,還是羅漢?你是大乘,你是小乘?乃至於你是善人,你是惡人 ?一眼看穿。

第三「振動剎網」,我們現在沒有,你看講經儀規裡 面,按照講經的儀規前面一定有讚佛偈,有念經文,有呼鐘聲偈。 法師開講,這個鐘聲偈完了之後,念開經偈,法師開講之前先要撫 尺,有尺,振動剎網,我們現在這些都不用了。這個撫尺是什麼意 思?警眾,讓大家警覺:馬上開始講經,要注意聽,是這個意思。   我們現在為了一般聽眾,是二十一世紀的人,不是從前那個時 代的人。這個時代的人很苦,分秒必爭,他到這個地方來是要聽經 的;如果照那個儀規,那個儀規差不多要做四十分鐘,四十分鐘聽 不到經,他不耐煩。所以從前講經,一般講經是一個半小時,實際 上法師講經的時間用了多少時間?大概四十分鐘;前面的儀規跟後 面的迴向,要佔去五十分鐘,那個確實是很莊嚴,真的能夠攝受人 心,不過是太浪費時間了。所以我過去講經,用大座儀規,大概只 有頭一天我們用這個儀規;這部經講圓滿,最後一天用這個儀規, 當中我們都不用,我們就用很簡單的儀規,只念三稱本師釋迦牟尼 佛,念開經偈,這就開講了。所以儀式我們大幅度的省略,契合現 代聽眾的根機;要是用古人那樣的儀規,很多人都不想來了,浪費 時間太多了。這是時節因緣不相同,我們要知道。   在外國講經,如果我們想升座坐在這個地方,外國人看起來不 習慣。外國人聽講演大家都是自己坐在那裡,講演人是站在那邊講 的;講台也很小,像一個小茶几一樣,沒有這麼大的桌子,這是諸 位常常在電視上看,就是美國總統講話也是站在那裡。你看那個講 台,也是一個小小的小茶几一樣,這是西方的文化。我們到西方講 經說法,常常也採用這個方法,他們看到歡喜,容易接受。如果看 到我們講堂布置得很莊嚴,法師在上面端正坐著,他覺得不習慣, 這個場面他很少見到。初學的他不習慣,第二次他就不想來了,為 什麼?他接觸一個不同的文化。我們四眾同學發心弘經,講經說法 要隨順各個地方的習俗,入境隨俗,你就很受當地人的歡迎,這個 不能不知道。所以,振動是警覺大眾。現在我們不用撫尺,用什麼 ?用音聲、用我們的形相。

  第四種「佛前現華」,這個常有,中國外國都不例外。我們在 此地攝影棚裡面講經,也有同學送了好幾盆花來,所以今天你們看 到這個畫面有花,還有兩盆盛開的蘭花,我們沒有擺在前面,擺在 旁邊。外國講演的場所當中有送花這些現象,而且常有。佛法裡面 花是表法的,花表的是因;佛門裡面還有獻果的,果是代表果報, 植物先開花後結果,所以花果是代表因果。在這個地方,這一品經 裡面多半是講如來依報的果德,他的生活環境這也是果;身體是正 報之果,生活環境是依報之果。

  第五「白毫出眾」,這個現相我們沒有法子學,釋迦牟尼佛眉 毛當中有兩根白毫,這個白毫自己會捲在一起,我們看到好像是個 珠珠,它不是珠,它是兩根毫毛捲在一起的,佛常常在白毫相上放 光。在此地現的相,白毫不但放光,光中化佛,你看到這道光,光 裡面有許許多多的佛菩薩,好像從這裡看出來了,看到許多佛菩薩 在毫光當中,這裡面所表的意思,「表教從佛流」。佛陀教化一切 眾生,我們今天講的佛教,或者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佛陀教育,佛陀 教育從哪裡來的?佛說出來的,佛演出來的,表演出來的、說出來 的;如果沒有佛,自性所現示的現相,沒有人能夠體會得到。我們 在前面這一品經裡面,經文很長,認識到盡虛空遍法界,虛空法界 剎土眾生都是自性所現的相分,「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如果沒 有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為我們一樁一樁指示陳說,我們確實一無所 知。所以佛家的教學是從佛演說出來的,「為人演說」,為一切眾 生演說。   這些現相,就是這一品經裡面要說的,所以這個品題稱為「如 來現相品」。品,這個字就不必多說,前面說過。品是類、類別, 這一類的聚集在一起,這部分的經說這樁事情。把品題的意思介紹 出來了。   再要講這一品經的「宗趣」,這一品的宗旨、它的趣向。宗是 講修因,這個經裡頭修行的方法;趣是講修行的歸趣,我們用現在 的話來說,它的方向、它的目的。它修學的方向、修學的目的在哪 裡?宗是它修學的方法是什麼?我們必須要能夠辨別,才知道怎樣 下手學習;如果不知道,那就無從學起,你聽了這個經也變成所學 非所用。宗趣,有分宗、有品宗。分宗,三分裡面這是正宗分,這 不必說了,前面已經講過。四分裡面,這是「以佛果(如來果地) 無邊剎海」,這是華嚴境界。這一尊佛,菩薩成佛了,他所教化的 、他所受用的,這個境界決定不是一個佛剎,這是給你講實話。不 但一尊諸佛如來,就是法身菩薩,我們說他明心見性了,法身菩薩 ,跟諸位說真話,他活動空間就不是一個佛剎。最明顯的例子,我 們淨土宗所說的,大家要是讀經,決定不能疏忽,生到西方極樂世 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下下品的菩薩,凡聖同居 土下下品的菩薩,在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他每天任 何時候,都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意,前往十方諸佛剎土裡面去參學, 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那些諸佛剎土,他想去他都能去。就好像我們 現在,我們居住在澳洲,我們道場建在澳洲,全世界任何地方有道 場我們想去參學,都可以去,生活學習的空間不僅限於這一個地區 。法身菩薩就有這個能力,有能力參訪一切諸佛剎土。說老實話, 帶業往生的人並沒有明心見性,他為什麼有這個能力?那是阿彌陀 佛本願威神加持他的,這個不可思議。不是淨土宗,你自己要修行 有這個功夫,明心見性,你才能辦得到。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無比 的殊勝莊嚴就在這些地方。實在講見思煩惱沒有斷,凡夫!凡夫那 個受用就跟大菩薩沒有兩樣,這是不可思議。所以,如來果地無邊 剎海,「具三世間,無盡自在」,這是這一分裡面的宗旨。   「令諸菩薩,生淨信修行涉求,以之為趣。」它的方向、目標 ,是幫助協助那些菩薩,對於如來的大法、果德、依報的莊嚴,生 起清淨的信心,生起希求的願望。我們看到毘盧遮那佛的依報莊嚴 ,我們很想去,正如同我們這個世間,要是聽說某一個道場道風、 學風殊勝,我們就動了心,很想到那個地方去參學,到那個地方去 住一段時期,好好在那裡學習,就這個道理。現在毘盧遮那佛展現 他修學的環境,你看到了,自自然然就想發心到那個地方去修學。 這是這一分裡面的宗趣。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前面講到「如來現相品」的宗趣。這一品宗趣,清 涼大師註解說,「以光相表示為宗,令上智玄悟為趣」,這是很簡 單的把這一品的宗趣為我們說出來了。如來現相,現相表示,我們 常講表法,這是宗,用意是對上根人說的,中下根性的人難,上根 人看到這個現相他就覺悟。換句話說,總不外是幫助大眾破迷開悟 為歸趣。   李長者在《合論》裡面,解釋品題的時候講,為什麼這品經叫 現相品?他說為的是諸菩薩、神、天眾,這個神是雜神眾、諸天眾 ,統統都已經集會,都已經聚集在這個法會上,心裡面都有疑問, 沒說出來,我們講的默念、默思,求佛開示。佛的神通廣大,綜合 大眾總共有三十七個問題,在我們這個經的開端就看出來了。   底下解釋這一段經文,這一品是「如來現相品」,下一品是「 三昧品」,這兩品都是講說法的儀式,是「當分方便」。在這一分 裡面這是最初方便,現相品是「遠方便」,三昧品是「近方便」。 在這一品裡面,現相品分做六個大段落。第一大段落就是與會的這 些大眾,這個大眾的人數太多太多了,清涼大師在科題裡面是「眾 海同請」,用海來形容大眾之多。這是第一段,就是大眾心裡有疑 ,總共有三十七問。第二段「光召有緣」,佛放光,面門放光。這 個光,意思是佛要說法,要為這些大眾解答疑問,這一放光,有緣 的人看到這個光,一看知道「佛要說法了,我們想聽法趕快去」; 無緣的人看這個光看不懂,不知道這個光什麼意思。光表法。第三 段,有緣的那些菩薩大眾都來了,「雲奔」,雲奔是形容多,十方 諸菩薩眾統統都來聽佛講經說法。第四段「現瑞表法」,現瑞是現 相,現相表法,佛沒有用言語答,現相答。佛一現相,有許多上根 利智的人一看這個現相就明白,就不必說了;但是中下根性的人看 不懂,後面還要細講,就是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五「稱 揚佛德」,

第六「結通無窮」。這一品經六段大意。   在第一段裡面,「眾海同請」這一段,它也分五個小段。第一 個小段是「問之有無」,在全部《華嚴經》裡面,哪些部分有提出 問題的,哪些地方沒有提出問題。第二,他所問的是些什麼。提出 問題的是哪些人。請問的儀式也有不同。那個疑惑,有的真的是疑 惑,有的是眾生有疑惑,菩薩代眾生來問,所以問裡面、疑問裡頭 有權有實,我們都要辨別。   經裡說「前二後二」,華嚴總共是九會,前面二會跟最後二會 有問,中間五會沒有問。「初會標果起因」,所以有問題,「第二 會尋因至果」,都有問題,佛後面所說的、六會所講的,都是答覆 他們。第八會第九會這最後兩會,第八會是說「因果純熟」,他有 問;第九會是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當然有問有答。「四處 」,就是四會,總共「有三百一十句問」。初會有四十句問,二會 也有四十句問,第八會就是「離世間品」,有二百個問題,第九會 有三十問,總共合起來世尊要在這部大經上,為諸菩薩解答三百一 十個問題。我們現在看這個本子是略本,如果像龍樹菩薩在大龍菩 薩龍宮裡面看到收藏的上本《華嚴》、中本《華嚴》,那裡面的問 題多少我們就無法想像。由此可知,這個經裡面所講的三百一十個 問題,是把大本、中本問題歸納起來。許許多多問題裡面歸納出綱 領,這三百一十個問題是綱領。其他的我們都留在講到經文裡面再 說。   在初會裡面,現相品,「長行念請」,我們入經文就看到。默 念,沒有出聲,心裡有疑問,有二十個疑問,沒有出聲,佛知道。 「供聲言請」,菩薩到這個地方見到佛,一定先禮拜再供養,這個 供養很重要。供養是什麼?就是我們現在人常講的送禮。佛法裡面 禮貌非常周到,不管是佛的常隨弟子、是本土娑婆世界的菩薩見佛 ,或者是放光所召集的他方世界的菩薩見佛,沒有不帶禮物來供養 的,這裡面教我們的意思很深。我們人生活不能脫離社會,不能不 與一切眾生交往;與一切眾生交往,四攝法頭一個布施。四攝法我 跟大家講過許許多多遍,用現代話來講就是佛家的交際法,與一切 眾生交往的規矩、交往的原則,頭一個就是要懂得送禮,禮不拘多 少,表示你的敬意。古人常講禮輕人意重,人意從哪裡表示?禮物 。誠心誠意,供養一點禮品,禮品是隨分隨力。我是什麼身分、什 麼地位,盡我的心力準備一分禮品,供養我們所想見的這些人物, 這不能少。現在這個世間許許多多人把這樁事情忽略了,我們在佛 經上看得太多太多,要知道學習。就是自己一家人有事出遠門,我 們出門到另外一個地方去辦事,那個地方要接觸一些人事物,要不 要準備一點禮物?要,需要準備禮物。我們從外地回家來了,對於 家人要不要帶一點禮物?也要帶。   你看看許多就是我們自己同修,從美國來的、從加拿大來的、 從台灣來的,從各個地方到這個地方來參學,參觀旅遊,他們回去 都會買一點紀念品送給他的親戚朋友,很多!我們懂不懂得?知不 知道送禮?人與之間的往來沒有別的,我常常講我這都是從佛法裡 學來的,常常請客,常常送禮。這些年來大家都曉得,我在新加坡 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有相當好的友誼,友誼怎麼建立的?四 攝法,佛教的。常常送禮、常常請客,我們聚會時間愈多愈好。為 什麼?情誼建立了。一年一次兩次不行,太生疏了,至少一個月要 有一次。常常見面,常常往來,互相參訪,我們參訪他的教堂道場 ,他也常常到我們這裡來交往。所以新加坡這個事情做得這麼好, 有居士林支持,居士林變成所有宗教的聚會所,你會在那裡常常看 到有其他宗教跟我們在一起吃飯,在一起聊天、在一起討論問題, 變成一家人了。這種密集的往來,它的效果就能化除宗教與宗教之 間的誤會,能夠促進族群與族群之間的諒解,目的是求社會安定、 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在佛法裡面講化解天災人禍。絕對不是個人 傳個人的教,就算是能事,不行!要所有宗教合作,團結一致,這 個目的才能達到。   所以在供具裡面,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境界,發出聲音,聲音說 出供養人心裡面的問題,它說出來。現在這些事情我們也常常見到 ,常有同修從遠地來,送給我什麼?送給我錄相帶、送給我光碟; 我一看他們裡面有不少問題,要我給他們解答的,這是你們的供具 ,供具我們一放,又有色像又有音聲。大概在華嚴會上那些供品裡 面,會現音聲色像的不在少數,所以供聲有言請。眉間放光是示現 法主,現華是表意思,現眾是表教,這些都是現相答。   三昧品裡面,這是「以言重請」,往下的三品是「言答」。現 在第二會只有「念請」,「如來示相答,菩薩言說答」。華嚴會上 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佛是表自性,自性沒有言語,現相!你看 看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自性是佛,佛哪有言 語!菩薩就有言語。所以在這個經上,我們都看到許多菩薩說法, 菩薩這一問一答,我們聽了悟了、明白了;如來只現相,這一層很 深的意思,我們要懂。大意我們就講到此地。下面我們可以看經文 :   【爾時諸菩薩及一切世間主作是思惟。】   諸位記住,『作是思惟』,沒有開口說話。清涼大師在註解裡 面給我們說,「盡於眾海,皆希佛境,並欲利生,成緣起門,故標 同念」。這個話說的真的,可以說九法界的眾生,這是以我們這個 世界來講、娑婆世界來講,九法界眾生,擴大來說,那就是盡虛空 遍法界,所有一切諸佛剎土,一一剎土裡面所有一切九法界眾生, 因為九法界眾生沒有見性,哪一個不希望明瞭佛的境界?人人都希 求,都想知道佛境界,這就是我們常講的上求佛道,這是第一個大 願。第二個大願,哪一個不想利益眾生?下化眾生。上求下化,《 華嚴經》的緣起就是這個。這些菩薩以及一切世主,為我們顯示出 那種真誠殷切的上求下化,做為這一品的緣起。請看下面經文:   【云何是諸佛地。】   這是第一句。總共它有四十句,前面二十句問果,什麼是諸佛 地?後面十句是問因,中間十句是講佛教化眾生的作用,整個合起 來是通問依報正報淨業染業的因果,淨業是佛與菩薩的因果,染業 是九法界眾生的因果。前面問的這二十句是所求的,末後這十句是 所行的,當中這十句是我們希望知道的。在四分裡面這是頭一分舉 果,所以先問果。前面十句問德用圓滿,後面十句問體相顯著。我 們先看第一句,什麼是『諸佛地』?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講,「佛 地者,即智德分位」。我們在前面曾經讀到,如來的三德,恩德、 智德、斷德,「佛地」是三德裡面的智德,自性本具般若智慧。「 分位」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有圓滿有不圓滿,這裡頭就分出地位 。從初地,初地不同於二地,二地不同於三地,這是講十地、等覺 、究竟果位,這就十二個位次不同。   清涼大師說,「然此經宗,通收萬德,故廣則無量,略有十種 」。這句話我們要記住,佛的地位要是細說無量無邊。就是以十地 來講,同樣是初地菩薩,實際上每個人境界並不相同。就好像我們 念書,我們在學校讀書同一個年級,你念的是大學都是一年級,同 是一年級的學生,考試起來還有第一名、第二名,不一樣。佛地果 位亦復如是,每一地裡面細分無量無邊。為什麼?每一地的菩薩無 量無邊。同是初地菩薩,初地菩薩有多少?單單就娑婆世界,釋迦 牟尼佛的弟子就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是 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不是我們地球上這些人!地球上的人包括在其 中,你就知道有多少。再要講到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微塵數的 諸佛剎土、諸佛如來,這些初地菩薩統統合起來,恆河沙又恆河沙 數,「廣則無量」。佛為我們講經說法方便起見,把它歸納為十種 ,初地到十地。   大師在這裡給我們說,「然體不出五」,就是講佛地的性體, 也就是講智德,換句話說,就是自性本體;這個五,是說清淨法界 及四智,這是智德之體。四智,如一般大乘所講的大圓鏡智、平等 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合清淨法界,這是智德之體。用這五 法「說大覺性」,佛是大覺,大覺從哪裡來的?大覺之體就是這五 種。《佛地論》,「具如佛地經,及彼論說,然要唯有二,無所不 攝」,如果你說得更簡單一點、更扼要一點,那是說兩個,一個是 「真理」、一個是「妙智」。真理是什麼?清淨法界。妙智是什麼 ?四智。你看看,說兩個跟說五個,是一不是二,把四智歸納成一 句妙智。「融而無二,是諸佛地」,這句話非常重要,因為有這句 話,這就是佛法。真理跟妙智是一不是二,妙智是能覺,真理是所 覺,真理是清淨法界。這不同於哲學,哲學能所是對立的,佛法能 所是圓融的。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佛法所說的體性,這個就是佛地 。   「並有生成住持功能,故名為地」,這是說為什麼稱作地,地 是什麼意思,這是講了三個意思,有生成住持。第一個是「能生萬 德」,這就是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它有生,生就是現 。「成熟自他」,智慧:四智、妙智,能令自己入佛境界,證入佛 地,這個智慧也能幫助別人明心見性,所以有成熟自他這個意思在 。第三個意思,「任持萬德」,任是自自然然的任運,沒有一絲毫 勉強;持是保持,萬德萬能是自性當中本來具足,本來具足就是任 持的意思。這一句是總,下面這些疑問,這一句是總,向下都是講 佛的果德。「總」,全都包括在裡面,實在講一句就問完,但是我 們沒有辦法理解。所以,什麼叫佛地一定要搞清楚。第二句:   【云何是諸佛境界。】   什麼是『諸佛境界』?「諸佛」,前面講的是諸佛地,你就曉 得,從初地都是諸佛,在圓教裡面講初住菩薩就是諸佛。諸位看江 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金剛經》上講的諸佛,江味農居士的 註解裡面,「諸」就是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迴向 、十地、等覺,是諸佛。在別教裡面講,初地明心見性,別教初地 等於圓教初住。如果我們講十住、十行、十迴向,那就不曉得講的 是別教還是圓教;如果講十地,大家就沒有問題,肯定是明心見性 法身菩薩,肯定是法身菩薩。諸佛境界,什麼叫做佛境界?我們先 要把境界這兩個字搞清楚,「境界」就是你自家勢力所及的淨土。 譬如我們現在這個國家,國家的國力能夠達到的這個界限,這是我 們國家的境界。在個人來講,我所得到的這個果報,果報也有界限 ,我所得到的這個果報,這個果報是我的境界。界是界限,我智慧 能夠達到的,我能力能夠達到的,我影響力能夠達到的,你所能達 到的那叫「境界」。《無量壽經》法藏比丘說,「法藏白佛,斯義 宏深,非我境界」,就是說這個意思。佛說的意思太深,我的智慧 達不到,我的能力達不到,那就不是我的境界。所以簡單的講,我 們心思之所及,我們想像能夠達到的,這個叫界。譬如我們的眼, 是以色為境界,真的它有界限,音聲我們眼見不到;耳以音聲為境 界,鼻以氣味為境界,舌以酸甜苦辣鹹味為境界,眼耳鼻舌身意各 有各的境界,各有它能達到的範圍。   境界兩個字懂得、搞清楚了,現在我們要問,什麼是「諸佛境 界」?清涼大師說「佛境界下諸句」,以下這些句子,「皆別明佛 地之德」。前面一句問佛地位那是總說,這個是別說。大師的註解 裡有,「言境界者,悲智所緣故,亦分齊故」,分齊就是界限。諸 佛如來,諸位要記住,諸佛如來裡面有地位不同的,都稱作諸佛如 來,只要是登地的菩薩都稱諸佛如來。初地這個佛如來跟二地佛如 來,他們境界就不一樣,二地跟三地不一樣,他們的境界就是他們 的大悲心之所及,他們的智慧之所及,所緣就是能夠緣慮得到的, 境界不同!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細心去思惟觀察,看看我們自己, 看看我們周邊這些同學,看看他們的境界。起心動念都為自己,這 個境界很小,範圍小,自私自利;起心動念會為一家人想,這個境 界就稍微大一點;如果我們常常存心,常常思惟為整個社會著想, 為社會大眾著想,這個人跟普通人就不一樣,他的悲心、他的智慧 比普通人要大,他可以出來替大眾辦事。這樣的人就是我們前面講 的世主,是社會大眾各個階層的領導人,世主就是領導人。佛、菩 薩都是世主,因為他教化一切眾生,這個社會上許許多多大眾接受 他的教化,是他的學生,這是他悲智之所緣。所以它有界限,分齊 就是界限,分是一分一分,齊是等齊,他跟哪一分等齊?這個等齊 都是講大分,譬如你上學去念書,你是什麼境界?你是一年級,他 是二年級,這是大分;細分,你同一個年級的,我剛才講了,每個 人程度並不一樣,換句話說,每個人的境界都不相同。修行人亦復 如是,菩薩也不例外。所以說,「廣亦無量」,廣說說不盡。「略 有十種」,這個略說,前面有簡單的介紹,在菩薩讚頌裡面,讚頌 十地,讚頌十波羅蜜,讚頌如來果地上的十力、十種智力,這是總 說;別說,那就太多了。第三個問題:   【云何是諸佛加持。】   這個意思很深,我們常常都求佛加持,佛怎麼加持?實在講我 們很模糊,到這個地方你看看菩薩還提出這個問題,如何是諸佛加 持?是不是時間到了?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這一句我們明 天再說。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明生居士王騰億 的頭像
    明生居士王騰億

    wty0975457848的部落格

    明生居士王騰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