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上感應篇集福消災之道---恚怒師傅。

恚怒師傅。 【解釋】 因為師傅的教訓責備,而對師傅產生了恚恨憤怒。

【分析】 恚怒師傅與「慢其先生」是不一樣的,慢是沒有原因無緣無故而輕慢;而這裡是因為師傅的教訓責備,而對師傅生了恚恨憤怒。古時候,弟子事奉老師的規矩,就是不可以冒犯師長,也不可以對老師隱瞞了自己的缺失;凡是老師有所教訓和指導,都應當要虛心和氣的接受,怎麼可以對老師恚恨憤怒呢?如果因為老師的教訓責備而恚恨憤怒,那麼他必定是薄德無福的人啊!

故事一:

明朝人汪會道,天性聰穎過人,看書可以過目不忘,而且馬上就能背誦;八歲的時候,就會寫文章;但是他事奉師傅的態度,則是異常的傲慢;稍微不如意,就在老師的背後憤怒的臭罵;有一天,他獨自坐在書房裡面,忽然打了一個呵欠,口中竟跳出一個鬼來,指著他說道:「汪會道,你本來可以大魁天下考中狀元的,但是因為你恚恨憤怒師傅不敬師長,上帝已經削去了你的祿籍,我也要從此離你而去了啊!」說完之後,鬼就不見了。汪會道這時候再翻閱已往曾經讀過的書,竟然一個字也不認識了。

故事二:

東漢的大儒魏昭,少年的時候見到郭林宗,以為「經師容易遇到,人師卻是難逢」;於是就請求在郭林宗的身旁侍奉,做些打掃的工作。郭林宗有一次生病,就命魏昭煮粥,稀飯煮好之後,魏昭就端給郭林宗吃。郭林宗這時候就大聲的呵斥魏昭說:「為長輩煮稀飯,而不加意的恭敬事奉,這樣會使得長輩吃不下啊!」魏昭就再次的煮粥,而且恭敬的事奉;郭林宗又同樣的呵斥了他三遍,而魏昭的容貌臉色絲毫都沒改變;郭林宗就對他說:「我開始的時候,只是見到了你的面,從今以後,我知道你的心了啊!」

故事三:

宋朝人鄧至,是一位私塾老師,善長運用誘導幫助的方法來教學生,孝悌的道理更是不絕於口;遇到人都很誠懇盡心的為他們講解開導。神宗皇帝時,他的長子鄧綰為翰林學士,次子鄧績和兩個孫子,都考中了同一榜的進士;大家都說:「這都是鄧至盡心至誠的教學,所得到的善報啊!」大體上說來,一般人家的小孩,他們的氣質多是可以在朝夕之間,因為教化而改變;然而也有驕縱成性的孩子,容易迷失懶惰,這都要靠他們的老師,善巧方便的勸導,使他們明白道理,早日覺悟回頭啊!

arrow
arrow

    明生居士王騰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