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五二九卷)淨空法師講解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五二九卷)  2001/12/16  新 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529

  諸位同學,請看「世主妙嚴品」,座內眾流,說偈讚佛,大智 日菩薩偈頌

第八首:   【處處皆有摩尼聚,光燄熾然無量種,門牖隨方相間開,棟宇 莊嚴極殊麗。】

  這是略舉種種莊嚴裡面的幾樁。『處處皆有摩尼聚』,我們世 間一般人講的七寶,無量的珍寶。「摩尼」,是一切珍寶之中最為 貴重的如意寶。『光燄熾然無量種』,從眾寶放光,佛國土裡眾寶 都能放光。不像我們這個世間六道,世間六道裡面眾寶光明都是反 射光,而不是自己放光,尤其是欲界。『門』是門戶,『牖』是窗 戶,『隨方相間開』,門與窗排列得非常整齊,「相間」就是排列 整齊,圖案非常之美。『棟宇莊嚴極殊麗』,「棟宇」是指宮殿房 舍,一棟一棟都極為殊麗,殊是殊勝,壯麗。

第九首:   【如來宮殿不思議,清淨光明具眾相,一切宮殿於中現,一一 皆有如來坐。】

  這一首特別讚如來所居的宮殿,在諸大菩薩宮殿之中,顯得特 別的殊勝、不可思議。『清淨光明具眾相』,「清淨」是德,「光 明」是慧,具足無量無邊的相好。『一切宮殿於中現』,「一切」 就是前面所講的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包括一切世間主的宮殿,在這 裡面統統都能顯示出來。清涼大師註解「即上諸嚴」,上面所說種 種莊嚴,每一種莊嚴裡面自自然然顯示無量無邊的莊嚴。就像佛經 裡面常常舉大梵天的羅網,羅網之中垂飾無量無邊的摩尼寶珠。摩 尼寶珠互相映現,那摩尼寶珠就像水晶球一樣,這一個寶珠,許許 多多寶珠那個相,都照在這一個寶珠上。無量的寶珠互相映現,這 個境界重重無盡。宮殿顯示重重無盡,宮殿裡面都有如來坐在那裡 ,實在講就是諸佛菩薩講經教學的場所,彼此互相映現,顯示出重 重無盡的法界,這是性德不可思議的業用。   這些經文我們讀了,學到些什麼?有什麼樣的感受?感受確確 實實就像經上講的不可思議,心量自自然然就拓開了。也能像諸大 菩薩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體會到虛空法界是自心相, 不是別人,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而剎土眾生,無量無邊恆沙剎土 ,剎土裡面的眾生,那就不必說了,真的是無量無邊,是自己的自 身相。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體,這是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 應當在這些經文當中體會得。可是我們知道,六道凡夫迷失自性太 久了,把這個事實忘得乾乾淨淨,隨順習俗的污染,生起無量無邊 的煩惱習氣,而對本有家珍絲毫沒有感覺,這是佛菩薩在經論當中 常常感慨的說:可憐憫者!   佛菩薩雖然憐憫,也想方設法幫助你回頭。這個事情難,難在 迷失得太久、迷得太深。唯有上上根人一接觸就明瞭,這回頭容易 ;中下根人,難。因此佛陀的接引教化,這才有無量無邊的法門。 但是諸位一定要曉得,法門再多,總的原則就是「清淨光明具眾相 」,相是身相,眾是眾多,無量無邊。什麼樣的相是如法的示現? 我們現在講正面的示現,什麼樣的形相是正面的示現?這個偈文裡 面「清淨光明」,與清淨光明相應的,就是正法示現,就是如來示 現;或者我們說,隨順性德示現,都可以。眾相不具足清淨光明, 那是反面的示現,反面示現是什麼?在佛法裡面稱為魔的示現。魔 示現裡面,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很容易發現,魔示現裡頭有欲望,會 引起你貪瞋痴慢的煩惱,他那個境界一示現,會把你這個引起來, 引起你貪愛,引起你瞋恨,引起你愚痴,引起你憍慢,這種現相就 是魔的現相,我們不能不認識清楚。   大多數眾生很容易墮入魔掌,什麼原因?裡面有煩惱習氣,外 面妖魔鬼怪這麼一誘惑,自自然然就走了,跟他去了。跟他去,好 像現在他盡情享受,其實那個享受,我常常在講席裡頭比喻,那是 吸毒,那是打嗎啡,他是那種的享受,果報決定在三途。所以他的 享受是樂盡苦來,那個樂非常的短暫,苦就太長了,我們不能不警 覺,不能不辨別清楚。如來的示現就不然,如來示現是正面的,是 教我們苦盡甘來,現前我們的生活過得苦一點,後福無窮,往後是 大福報。這兩個是強烈的對比!所以諸位同學必須記住,我們自己 在這一生短短數十年當中,表演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起心動念是心 意的現相,言語造作是我們身體的現相,現相不外乎身心,身心互 為影響。覺悟的人,心影響身;迷惑的人,身影響心,雖然是交互 ,這裡面依舊有差別。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知道怎樣去表演,怎樣塑造自己的形 象。是以如來為榜樣,還是以魔王為榜樣?不能不清楚。學佛要肯 定佛法的真實、佛法的殊勝,跟定如來,向諸佛如來學習,決定沒 有錯。現前物質生活苦一點,這是你初學你的感觸,穿的這一身衣 服幾千年都沒有變化;這個世間現在不但是女裝,男裝也不例外, 花樣層出不窮,時髦!我們的穿著古板。但是你要是習慣、要是覺 悟了,古板有古板的真善美慧。世間這許許多多時髦的東西,你要 是很冷靜的觀察,比不上那些古板的,古板裡頭有味,有法味!你 能不能在這裡面看出真善美慧?長袍大袖,一般也稱為圓領大袖, 這種衣服穿著在身上,全身放鬆,合乎自然的大道,養生之道!身 輕鬆沒有壓力,心清淨也沒有壓力,這個生活多自在!   我們現在看一些時髦的裝束,衣服完全貼在身體上,貼得緊緊 的,動彈不得,那個衣著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壓力,哪有這種寬袍大 袖來得舒服?說實在的話,古時候的中國人真有學問、有修養,懂 得養生之道,懂得過真善美慧的生活,現在講藝術生活。反而現代 人不知道藝術生活,不懂得!藝術生活決定是「清淨光明具眾相」 。「一切宮殿」就是一切場所,一切時一切處都顯示出來。『一一 皆有如來座』,不是講佛座,「一一皆有如來座」,就是一一眾相 之中你都見到真如法性,即使依報最小的微塵都不例外。

第十首:   【如來宮殿無有邊,自然覺者處其中,十方一切諸眾會,莫不 向佛而來集。】

  場地、道場沒有邊際,寶座、如來師子座沒有邊際,宮殿沒有 邊際,海會大眾也沒有邊際,不思議!『自然覺者處其中』,「自 然覺者」是佛性,是真佛,是自性本具的般若真智,大覺。在哪裡 ?也是沒有邊際,就在這個場地,就在寶座,就在宮殿。『十方一 切諸眾會』,說十方一定包括三世,說三世不離開十方。十方是講 空間,三世是講時間,時空是一不是二。「一切諸眾會」,這就是 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的聚會,我們在這個地方說聚會比較容易理解, 在佛法裡面,眾會兩個字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團體。四個人以上在 一起聚會,就稱為眾。團體裡面最小的是家庭,最大的在佛經裡面 講剎海,華藏世界那是剎海,這是最大的。說一個小、說一個大, 當中全部都包括在其中。「一切」不分地域,不分族類,我們在《 華嚴經》上完全看到。同生眾裡面,我們看到的三類菩薩,普賢菩 薩、十普菩薩、異名菩薩;異生眾裡面太多太多,三界二十八天, 還有無數的雜神眾,把所有的動物、植物、礦物都說盡了,山有山 神,海有海神,河有河神,無一不包,樹神、花神、草木之神,這 些都是屬於十方一切眾會。『莫不向佛而來集』,這個地方就不能 用如來,如來是說的性德,是說的真性;佛,這是真性現相。應以 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現身說法。   這末後五首,說的是教化眾生。諸佛如來、菩薩摩訶薩他們的 大事業,《法華經》上講的「大事因緣」,這個地方我們不能不細 心去體會。在這五首偈裡面,從「十方普現變化雲」,到「莫不向 佛而來集」,五首二十句,說明諸佛如來、菩薩摩訶薩他們對一切 眾生的恩德。我們說恩德,在他們來說,他們連痕跡都不著,也就 是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教化眾生的事業是自然的、是本分的,佛 經裡面常講「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我們凡夫看到他 們的行業,當然感到不可思議,常常要問,「他為什麼是這樣作法 ?他為什麼要這樣好心對我?」我們反過來懷疑:「他有什麼企圖 ?他有什麼目的?」這是以凡夫心測如來意,錯了!如來沒有心, 如來沒有意,如來處事待人接物向來就是這個樣子,這是正常的。   由此可知,我們六道凡夫迷得太深、迷得太久,把反常當作正 常,誰對誰會用真心?都是用虛情假意,這是正常。如果遇到一個 人用真心,「這奇怪了,他肯定有目的,他一定有企圖,我們小心 防範。」把正常當反常。然後才曉得,佛菩薩教化眾生是多麼艱難 ,我們世俗人常講的好心遭惡報,佛菩薩好心,眾生對他是惡報。 這個原因,就是在眾生心目當中,他的思想、他的見解、他的言行 都是反常的,我們不能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將來在菩提道上,跟 諸佛如來一樣會遭遇這些境界。遇到這些境界,我們就明白了,古 佛如是,我亦如是!這裡面就要有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就是智慧。 我們要是沒有實智、沒有權智,跟一切眾生往來那就非常辛苦,換 句話說,很容易退轉。   許許多多發菩提心的人,不教化眾生沒事,一發心教化眾生, 不久就退轉了,退到二乘地。什麼原因?現在我們明白了,我們搞 清楚了。諸佛如來是怎樣教導我們的?教導我們永遠不退轉。眾生 確實難度,像《地藏經》上所說的「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我 們今天來到閻浮提,知道這個地方眾生剛強難化,我們到這裡來是 行大慈悲心,幫助苦難眾生,教導他們。自己要不受辛苦,還不是 普通的辛苦,吃盡苦頭,還不能教一切眾生各個覺悟,你才曉得這 個事情多難!吃盡苦頭,有部分眾生覺悟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 ,我們不要以別的為例子,以舍衛國為例子。佛在這個地方,講經 說法的時間相當長,由此可知,這個地方法緣殊勝。經上記載,舍 衛大城當年是一個很大的都市,居民有十萬人。古時候的人口沒有 現在這麼多,那個時候十萬人的都市,就像我們現在幾千萬人都市 一樣,大都市!佛在這個地方常年講經說法,舍衛大城的人,有三 分之一見過釋迦牟尼佛。三分之一見過釋迦牟尼佛,未必是接受釋 迦牟尼佛的教誨。親近釋迦牟尼佛,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跟釋 迦牟尼佛學的人並不多。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曾經聽過釋迦牟尼 佛這個人的名字,沒見過面。同在一個城裡頭,還有三分之一的人 ,連釋迦牟尼佛的名字也沒聽過,從這個地方我們就體會眾生難度 。   即使現在我們把講經錄像,利用高科技發射到衛星,全世界各 個地區都能夠收看得到,他不肯打開頻道,不想看你這個節目,有 多少人?我想至少有三分之二,對於你這個節目沒興趣。我這一個 比例是假想的,事實上恐怕能收的、偶爾收的,頂多只能佔十分之 一;十分之九的人,不看這個節目。要真有十分之一,這個世界的 災難就能消除。十個人當中,一個人有福報,九個人都沾光,災難 可以減輕、可以延後,這是肯定的。這些人有善根、有福德,「莫 不向佛而來集」。所以現在在這世間弘法,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我 們同學,特別是發心將來要弘護正法的,說到弘護正法,無論是過 去現在未來,對於佛法不明瞭,談不上弘護。佛法是什麼你一無所 知,佛法的殊勝功德利益,你毫分都沒有得到,你發心弘護佛法, 那才真奇怪!真值得人懷疑,你是什麼動機?你是什麼目的?你是 什麼企圖?真值得人懷疑!   如果對於佛法明瞭,深入經藏,你來護持,我們聽到會點頭、 會讚歎,還會全心全力來幫助你。古時候即使是帝王護法,沒有不 聽經的、沒有不修行的。帝王常常延請高僧大德到皇宮裡面去說法 、去教學,讓這些大臣甚至於後宮的后妃宮娥,都有學習的機緣。 帝王這樣作法,上行下效,所以地方政府省市縣長,也常常禮請法 師,到縣衙門裡面來講經說法。或者在這個縣市一個地區,找一個 大的聚會場所,一年總得辦個兩三次,大規模講經教學的活動,這 是對廣大群眾。少數人修行的,無論是在家出家,每一個道場常年 不斷。知道佛法好處的人,他的方向、他的目標都在佛道場,這裡 面有老師、有善知識、有同學,有好的同參道友。   許許多多道場都是專修專弘,像我們現在所講的專科學校,這 裡面的東西精純。天下的學人,如果是想學某一部經典,打聽一下 ,哪一個道場專修專學,就是這個專科學校在哪裡,你到那邊去, 那是你修學的處所。我們看古德參學,老和尚常說「你的因緣不在 我這個地方,在某處某一個法師,你去找他。」他為什麼知道?那 一個法師專學某一部經論,專門依照這個經論的方法修行,他是專 家;我這裡學的法門跟他不一樣,你想學這個法門到那邊去。指點 他!法師、法門互相配合、互相合作,教化不同眾生。   諸位同學,請看第五段「不思議菩薩」的讚頌:   

【爾時不思議功德寶智印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 場眾海,即說頌言。】

  說偈儀意思跟前面相同。

第一首:   【佛昔修治眾福海,一切剎土微塵數,神通願力所出生,道場 嚴淨無諸垢。】

  清涼大師給我們說這一首是「總顯」,後面九首是「別顯」。 菩薩「通讚道場樹自在德」,讚樹這個意思非常明顯,讚歎諸佛如 來在虛空法界一切剎土微塵數的建樹,我這麼一說,你就明白了。 我們看他自在的功德,與菩薩的名號「不思議功德」相應,不思議 就自在。第一句是說如來自在功德的來由,從哪裡來的?『佛昔修 治眾福海』,修是修學,治是營治、營造,治生的事業。他不是為 自己的,他是修學營治所有的福德。無量劫來他所修的福,聚集起 來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所以福報從哪兒來?修來的。雖然性德 裡面本具無量無邊的福德,但是我們要知道,如果沒有修德,性德 永遠不會現前。性德就好比礦、金礦,這金在哪裡?在礦石裡頭, 礦石裡頭含著有金;如果不加以冶煉,你就得不到純金,所以必須 加以冶煉。冶煉就是修行,就是修治,那是修德。通過修德,這個 性德才能夠圓滿現前,才能夠得其受用。我們的性德就像純金,礦 石是什麼?煩惱習氣。無量無邊稱性的福德跟我們煩惱習氣混在一 起,就像金礦的礦石一樣,這裡面雖然含著有真金,但是你得不到 真金之用;換句話說,你不能致富,依舊還要過貧窮的日子。懂得 修行,等於說懂得冶煉,我能把這個礦石的渣子淘汰,純金提煉出 來,我得它的受用。   底下一句說數量,『一切剎土微塵數』,佛往昔所修的福報大 大小小,像剎土微塵數一樣,無福不修。修福到哪裡修?凡是利益 眾生的、利益社會的好事,都是修福的緣。我們會不會?千萬不要 修惡,修惡麻煩可就大了,我們不能不知道。修惡就是造惡,通常 我們講造,我們不講修,修是把它修正過來。佛作凡夫的時候,跟 我們有什麼兩樣?平等的!他為什麼能成佛?他懂得修治,懂得修 福,懂得修慧,福慧圓滿,我們尊稱他為佛陀,尊稱他為菩薩摩訶 薩,這多麼重要!慧從哪裡修?還從福裡頭修。諸位要知道,修福 修慧是一樁事,不是兩樁事,修福不著相就是慧。怎麼修法?總的 綱領就是布施,細說那就是「一切剎土微塵數」,說不盡!   世尊教菩薩把修治的總綱領說成六個,實在講六個就是一個布 施。我們知道布施裡面有三類,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持戒 、忍辱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屬於法布施。想想看,六 波羅蜜歸納起來,就是一個布施波羅蜜。由此可知,諸佛如來在因 地當中修福修慧,我常講的四攝六度,這是菩薩行門的下手處,從 初學一直到如來地都不能夠違背。如果你四攝六度與覺正淨相應, 那是福慧等運等學,修福修慧同時完成。福即是慧,慧就在福中, 我們要真幹!修福的對象是盡虛空、遍法界,上對諸佛如來,下對 九法界眾生,真誠的供養。這是《華嚴經》平等法界,對佛菩薩供 養,對阿鼻地獄眾生還是恭敬供養,沒有分別,平等真法界!   清淨的供養,真誠裡頭是真心,有誠意、有敬意。清淨的供養 ,裡面沒有染污,換句話說,決定不希求果報。現在眾生對別人布 施供養都希求回報,沒有回報他就不幹了,這不清淨!不希求回報 。平等供養,沒有高下之分別,離分別心。清淨是離染污心,染污 是貪。高下裡面就有慢、傲慢,有瞋心在裡頭,傲慢是瞋的一分。 正覺心供養,覺悟不迷。慈悲心供養,沒有自私自利。把真誠清淨 平等正覺,全都融在慈悲裡面,這就是布施供養裡面具足修慧。一 切時一切處常存此心、常行此事,天天在累積。了凡居士每天記功 過格,這好事!天天記。無量劫來,好事做得太多了,「一切剎土 微塵數」。   『神通願力所出生』,他怎麼能做這麼多好事?因是願力,緣 是神通,這個神通就是善巧方便,他具足善巧方便。大願力在推動 ,這個願力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句話用現代話 來講,眾生無邊我誓願幫助他們,為他們服務,無條件的!為一切 眾生服務,才能夠積功累德,到如來果地上,無論是智慧、無論是 福德,都是究竟圓滿,無量無邊。這樣來的,「出生」的!福智圓 滿,諸位想想看,相好哪能不圓滿?相好是果報,因圓果滿,這是 自然的道理。   『道場嚴淨無諸垢』,這一句講的果報。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 說得很好,這一首是總顯,「謂宿因願力」,願力是因,「深廣難 思」,願力太大太深,所以他才肯做。我們學,為什麼不肯做?我 們的願力很小、願力很淺,比不上佛菩薩。佛菩薩是大願,念念為 眾生服務,念念照顧一切眾生,特別是苦難眾生。念念都跟別人結 善緣,財力物力達不到,合掌歡喜,向人家問個好,都是結善緣; 給人很真誠、很熱心的打個招呼,都是善緣,都在自己一片真誠。 知道一切眾生的需要,常常照顧,「神通現緣,生果嚴淨」,清涼 雖然註得不多,很清楚。

第二首:   【如意珠王作樹根,金剛摩尼以為身,寶網遐施覆其上,妙香 氛氳共旋繞。】

  不思議菩薩讚的是樹的自在德。諸位一定要記住,樹是樹立, 建樹就是種種設施,這個設施遍虛空法界。他讚的這些話,真正的 意思我們就能夠體會得到。『如意珠王作樹根』,「根」是樹立的 基礎,好像我們蓋房子一樣,地基,那是一切建樹的根本。譬如我 們現在這個弘法人才培訓班,辦這個班,這是個建樹。辦這個班的 動機是什麼?那就是根,這個動機是為了弘護正法,相續不絕,是 期望佛法後繼有人,更希望後來居上。這些念頭就是「如意珠王」 ,如意是自在,它讚的是自在德;王,在此地表自在圓滿,這不是 普通的如意,圓滿的如意,所以稱為自在如意,這裡面含的意思很 深很廣。智慧、福德還要加上外緣,統統具足,你這個建樹才能成 就,才能稱心如意,如願以償!我們用一樁事情來做比喻。所有一 切建樹的動機,如果是如意珠王那就殊勝,是以智慧、福德弘護正 法,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是積功累德。如果不是這個發心,不 是這樣的正念,我們辦這個班目的在求名聞利養,那就錯了!這個 班決定辦不好。我們看許許多多,這就以佛門來說,辦佛學院,他 為什麼不能成功?《楞嚴經》上講得好,「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稍稍夾雜一點私心就錯了。弊端叢生,造諸惡業,莫此為甚!   『金剛摩尼以為身』,這個身我們現在講,硬體的設備。「金 剛」是堅固,「摩尼」是珍寶,我們這個建築物是不是「金剛摩尼 以為身」?在形式上你去看,鋼筋水泥建的一個建築物;這裡面的 內容,我們每天在這邊的活動,確確實實天天增長智慧、增長福德 。增長智慧是「金剛」,增長福德是「摩尼」,這裡頭天天活動, 這是身相。『寶網遐施覆其上,妙香氛氳共旋繞』,這兩句是講這 個建樹的影響。「寶網遐施覆其上」,我們可以看作諸佛護念,諸 菩薩善神擁護、加持、照顧這個道場;或者說照顧你建立的這個事 業,我們想這個意思,為什麼?這個事業是正法久住,這個事業是 利益眾生。我們有緣在這個大樹下,得到樹蔭的庇佑,要知道成熟 自己,成熟自己的智慧,成熟自己的德行,同時也要成熟自己的相 好。智慧是因,福德是緣,相好是果報,於是我們自己就變成菩提 樹了。神秀大師所講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他說的不 是沒有道理,對於我們這些還沒有能離相的人來講,有大利益!   佛法在哪裡?佛法就是這樣子,就在我這個形象之中,如果你 要做得不像,人家要問:佛法是什麼樣子?就像我這個樣子,人家 瞧不起你!瞧不起我沒有關係,整個佛法受我的連累,因為我這個 形象毀壞了佛法,這個事情不是小事。你要是輕易把這個事情看作 小事,你錯了!為什麼?你叫一切眾生看到你這個形象,對佛法產 生重大的誤會,嚴重的曲解,他毀謗佛法、輕慢佛法,勸大家不要 學習佛法,遠離甚至於消滅佛法,果報在阿鼻地獄!所以我們學佛 的同修要常常記住,我們要跟佛爭個面子,我們的形象好,佛菩薩 很有面子;我們形象不好,佛菩薩沒有面子。叫佛菩薩沒有面子, 給諸位說,這個罪過等於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果報在阿鼻地獄, 我們不能不重視形象。   跟諸位說,這個形象就是威儀,不能不重視威儀。行住坐臥四 威儀,坐有個坐相,站有個站相,走路有走路的相,睡覺有睡覺的 相,一舉一動都可以給世間人做好樣子,這為佛爭光,佛有面子! 這樣做就是弘法利生,為什麼?讓社會大眾看到你的形象,讚歎佛 法。讚歎你就是讚歎佛法,讚歎你就是在宣揚佛法,戒律威儀怎麼 可以疏忽!古德常說,禮要失去了,儒就沒有了,儒家就斷了;戒 律威儀要沒有了,佛法在這個世間就滅了。所以諸位要知道,寺廟 建得再多,佛法沒有了。佛法在哪裡?佛法是在佛弟子表現當中。 在家有在家的戒律威儀,出家有出家的戒律威儀,要不認真細細講 求,不能把這個落實,怎麼辦?這問題嚴重!不是小事。   持戒不失威儀就是「摩尼以為身」,給諸位說,是大福報。哪 個人有福?持戒的人有福,不殺生的人有福,得長壽果報;不偷盜 的人有福,得財用的果報;不邪淫的人有福,得色身端莊的果報, 端正莊嚴;不妄語的人有福,一切眾生相信他;不飲酒的人有福, 他有智慧,這是「摩尼以為身」。再加上般若智慧,這是佛法的建 樹,當然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肯定的!「妙香氛氳」,氛 氳是祥和之氣;妙香是德香,佛家讚頌裡面常常念的戒定真香,這 個妙!你戒定之德;如果說成五分法身香,那是戒、定、慧、解脫 、解脫知見。你的德慧遠播,不但人間,九法界眾生都讚歎。   你的德慧,現在社會人講知名度,在我們佛法裡面講影響所及 ,你的德慧影響廣大的社會,影響到一個地區,影響到整個世界, 再擴大影響到九法界。一切眾生見相聞名,對你生起恭敬之心,愛 戴之心,仰慕之心,進而向你學習,這你給佛爭光了,你是真正佛 弟子。真佛弟子,弘護正法。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記住印光大師 的教誨就好,為什麼?印祖的教誨契現代社會大眾的根機,他老人 家教人十六個字,他自己真的做到了。特別是「閑邪存誠」,對我 們來講當頭棒喝!閑是防止,我們今天修學功夫不得力,就是把這 樁事情疏忽了,不知道防範邪思邪見。不知道防範,甚至於沒有能 力辨別邪正,這什麼原因?經讀得太少了。   現在人讀經,讀經都不懂,讀得再多也沒用,一定要解其義, 不解其義不行。佛常常講要「深解義趣」,不但要解其義,要解得 深、解得廣,才能起作用。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自然就懂得防範 ,這叫「閑邪」。「存誠」,常存真誠之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 物,用真誠心對待,用平等心對待,自自然然我們就能夠跟一切人 事物和睦相處,自自然然就是六和敬,沒有絲毫勉強。印祖的教訓 我們要記住,後面兩句幫助我們解脫,如果我們希望在這一生當中 永遠脫離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太苦了,祖師教我們「信願念佛,求 生淨土」。可是真正要能往生,你決定不能疏忽印祖頭一句話,「 敦倫盡分」。敦倫盡分是什麼意思?守規矩、守法。倫是倫常,也 就是三福裡面孝親尊師。普賢菩薩行願裡面禮敬、讚歎、廣修供養 、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都是屬於敦倫盡分。印祖講的話簡單,含 義非常深廣。   盡分是什麼?盡我們自己的本分。我們自己現在是什麼地位? 我是出家人的身分,是出家法師的地位;出家法師的本分是什麼? 出家人的本分是什麼?看看釋迦牟尼佛就知道了。釋迦牟尼佛給我 們示現的,出家人的本分:萬緣放下,一塵不染。法師的本分?釋 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義務工作者。無論我們 從事於弘法還是從事於護法,只盡義務不享受權利,永遠是這個樣 子,生生世世盡未來際都不改變。這個形象,諸位想想,對世間是 什麼樣的影響?當年釋迦牟尼佛做出來了,那個九法界我們不談, 我們就談人間,他得到當時社會國王大臣的敬仰,得到印度九十六 種外道的讚歎,多少外道來皈依、來向他學習,以他為師!影響周 遍八方,延續到三千年,我們今天還非常認真努力在學習經教,這 是「妙香氛氳共旋繞」。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明生居士王騰億 的頭像
    明生居士王騰億

    wty0975457848的部落格

    明生居士王騰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