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五五四卷)  2001/12/31  澳 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554   

諸位同學,請看「世主妙嚴品」,最後一段,結通無盡:   

如此世界中,一一世主,心生歡喜如是供養。其華藏莊嚴世 界海中,一切世界所有世主,悉亦如是而為供養。】   

前面我們講到此地。現在我們接著看:   【其一切世界中,悉有如來坐於道場。】

  這一段經文在前面跟諸位曾經介紹過,大意是先總結「華藏世 界內」,然後再結「華藏世界之外」。前面也有兩段,首先是舉我 們這個世界;「其華藏下」,這是說「華藏中一切世界」。這裡面 境界很多,先為我們說明「興供」。『一切世界』,華藏世界裡面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種,一一世界 種中,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每一個世界裡面,都 有像前面所說無量無邊的世主來供養,這個境界不可思議,我們無 法形容它的壯觀。

  【一一世主,各各信解,各各所緣,各各三昧方便門,各各修 習助道法,各各成就,各各歡喜,各各趣入,各各悟解諸法門,各 各入如來神通境界,各各入如來力境界,各各入如來解脫門。】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這一段先說佛坐道場,「其一切世界中, 悉有如來坐於道場」。清涼大師說這裡面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 是說明這些世主,當然首先是供養本地之佛,像我們娑婆世界一定 先供養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極樂世界當然一定先供養本師阿彌陀佛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先供近處的。第二個意思,這些世主 也供養這一尊佛,「此佛亦坐彼界道場」,這個意思很深;由此可 知,菩薩成佛之後在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都能現身。現什麼身?總是 一個大的原則,「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楞嚴經》上所說的,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觀世音普門品》,應以佛身而度化的 那一類眾生,菩薩就現佛身去度化。菩薩能現佛身,這是講四十一 位法身大士,他們是分證佛位,確實能現。菩薩能夠處處現佛身, 諸佛如來當然不例外,應以什麼身就現什麼身。由此可知,現身得 大自在。   從這個地方我們更深入一層的體會,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決定不執著這個身相是自己的。凡夫為什麼不能夠現第二種身?過 分的執著這個身是自己,換一個身形他就搖頭:「不像我了」,他 怎麼能夠變化無量無邊身?從這個地方我們能體會到一些,他們之 所以能現無量無邊身,就是因為他沒有執著、沒有分別,眾生心裡 頭想見什麼樣的身,他就能現什麼樣的身。此佛也能在彼界道場出 現,這是在佛經裡有證明的;《地藏經》我們念得很多,釋迦牟尼 佛在忉利天宮講《地藏菩薩本願經》,十方諸佛如來統統現身來了 ,特別的因緣,那個法會殊勝,比華嚴還殊勝。華嚴裡面沒有看到 十方一切諸佛都現身,地藏法會上看到這樣殊勝的境界,真正不可 思議!   下面總共有十一句,各各十一句,這十一句是總結「大眾得法 」,只要是在這個法會裡頭,哪有不得法益的道理?六根接觸的境 界,無一不是如來宣演的妙法。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說,「聞法得 益」可以分為三段:第一個是「聞益,各各信解,信其言而解其義 」,這是聞法得益;第二個是「思益」,第三個是「修益」。聞思 修是菩薩的三慧,這個地方為我們分別說明,而實際這個聞思修是 剎那之間同時完成的;它不像戒定慧三學,戒定慧三學確確實實是 三個科目,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它是三個科目。而聞思修三慧, 這個慧就是戒定慧的慧,聞慧、思慧、修慧。聞是什麼意思?聞是 接觸,代表接觸,眼接觸一切色法統統用「聞」做代表,六根接觸 外面六塵境界,這個接觸叫聞。一接觸就明瞭,明瞭用一個「思」 來代表,智慧一接觸就明瞭。我們一般講你多想想你就會明白,是 用世俗的意思來表法,不是真的叫你去想想,真的一想你不就落在 意識裡面去了嗎?「修」是迷惑沒有了,你一明瞭當然疑惑就沒有 了,從斷疑惑我們說它作修。這個地方都是說的大菩薩們。   修的利益說了很多,說了七門,從『各各三昧方便門』。這十 一句裡,

第一句『各各信解』,這是「聞益」;第二句『各各所緣 』,這是「思益」;下面統統是講「修」。

修益說了七種,第一種 是「修門」,法門,「謂三昧方便」,這一句很重要。我們學佛講 修行,你修的是什麼?許許多多學佛多年不知道自己修的是什麼? 功夫怎麼會得力?我常常聽同修們說「功夫不得力」!你不知道自 己修什麼,你功夫如何得力?在這個地方,菩薩明白的開導我們, 修的是什麼?修三昧方便。三昧是什麼?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的 意思是正定、正受,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我們六道凡夫有享受 ,他享受什麼?佛把它分為五大類,苦、樂、憂、喜、捨,六道凡 夫裡頭五種受。這五種受不正常,而凡夫貪戀其事,想這個!諸佛 菩薩的享受是正受,什麼叫正受?離開這五種受,苦樂憂喜捨統統 沒有,身沒有苦樂,心沒有憂喜,這就叫捨。凡夫的捨很短暫,所 以它不能叫三昧;如果這個捨受永遠保持,這就叫三昧,所以三昧 就是禪定。   在我們淨土宗我們常講「念佛三昧」,我們念佛有沒有得三昧 ?什麼是念佛三昧?《彌陀經》上講得最清楚:「一心不亂,心不 顛倒」,這就叫念佛三昧。我們念佛人修什麼?修一心不亂,用念 佛這個方法。我們今天多半採取持名念佛的方法,希望得到什麼效 果?希望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定,就是這裡講的念佛三昧。 心不顛倒是慧,決定不再留戀六道輪迴,不再留戀世間的名聞利養 、五欲六塵,決心取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求願往生,這是慧,這個 心不顛倒。假如我們還貪戀這個世間五欲六塵,對於西方極樂世界 半信半疑,這叫顛倒錯亂。慧從哪裡來的?慧從定來的,念佛是個 方法、是個手段,目標是一心不亂;得一心不亂之後,自然就心不 顛倒,這才決定往生。我們今天確實是搞錯了,不知道自己功夫用 在什麼地方,不知道,錯在此地。都是我們讀經疏忽了,聽經也太 大意,沒有能夠依教修行,所以時間雖然長,功夫還是不得力,充 其量只在佛門修一點有漏福報而已,你說這多可惜!這不能不清楚 ,不能不明白的。  

 第四句是講『各各修習助道法』,這是講「修法」,法是方法 ,這是講的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我們要會用,巧妙的用這些法 門幫助我們斷煩惱,幫助我們得念佛三昧,幫助我們斷疑生信。清 涼大師註解講「資糧助道」,我們淨宗常講的正助雙修。什麼是正 修?「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正修。為什麼還要助修?因為無始 劫來的業障習氣非常深重,必須要找一些方法幫助我們,斷煩惱做 不到,幫助我們把煩惱伏住。用什麼方法?世尊教導我們,歷代祖 師大德教導我們,世尊教導我們那是教導所有的佛弟子,世尊入滅 之後,所有的佛弟子「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這是總原則、總綱 領。在正法時期這兩句話可以做為正修,他修這個法門就能修因證 果;像法、末法,這兩句就變成助道。像法禪定成就,禪定要斷煩 惱不能不持戒,不能怕苦,樣樣都講求享受、怕苦,怎麼能成就? 我們看看自古以來哪一個修行人不是吃盡苦頭?現在人不能吃苦, 怕苦,念佛堂裡面夏天裝冷氣,冬天要裝暖氣,為什麼?冬天怕凍 著,夏天怕熱著,你沒有這個設備他不來了;我們也只好遷就,恆 順眾生,總希望他多念幾句佛,多種一點善根,能不能成就很難講 ,種善根而已!   所以我們只提供修學環境,真正能不能成就全在個人自己。你 能夠發憤,你能夠認真,能夠真正放得下,關鍵就在這裡。不會被 外面境界所轉,這種人一定得念佛三昧,這種人功夫決定得力,他 往生有把握。往生是哪個淨土、是多少品位?我們不敢說也不必說 ,下下品往生成功了,只要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成功了,「當生 成就的佛法」你取得了。所以那些正助法門我們要留意,但是在淨 宗大家知道我常常講,正修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助修是 什麼?「三福、六和」,我們在《華嚴經》上講的「十度、十願」 ,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如果我們能夠真正 掌握住,淨業三福、六和、十波羅蜜、十大願王,這是助修,能伏 煩惱,功夫用得得力能斷煩惱。你能夠伏住見思煩惱,凡聖同居土 就得到;能夠斷見思煩惱,方便有餘土你就得到。你不用這些方便 門,你要想功夫得力,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都不行。   為什麼不行?你那個菩提心不是真的,菩提心要是真的,前面 這四種方便門你決定圓滿,你決定具足。由此可知,念佛法門不是 一天到晚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古大德說得很好,「一天十 萬聲佛號,喊破喉嚨也枉然」;這就是說的什麼?他只有正修他沒 有助修,他的煩惱伏不住,這一句阿彌陀佛念著念著還是起煩惱, 起妄想分別執著,沒有辦法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念佛再加上三福 、六和、十波羅蜜,那十大願王就不說了,或者我們講六度更簡單 ,確實你能伏煩惱。如果說加上十大願王,果然能夠落實在自己生 活當中,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實報莊嚴土,不是在普通淨土裡 頭。為什麼?十大願王每一條都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與性 德相應;他往生極樂世界相應的,就是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 《華嚴經》裡頭文殊、普賢給我們做示範,修行的方法不能不懂。

  第五句『各各成就』,這個成就是講的「修果」,你修因一定 會證果。像我們修念佛法門,我們的果是西方極樂世界。看你自己 修行的功夫,果有三等,凡聖同居土是果報,方便有餘土也是果報 ,實報莊嚴土,我們修行的功夫有三等,成就也有不同。

第六『各 各歡喜』,這個歡喜是修行得益,你所得的利益法喜充滿;實在講 ,我們修行功夫得力了,就歡喜了。所以真正修行人你看他修行的 功夫,從哪裡看?從他的法喜上來看,真正功夫得力,那個歡喜是 從心性裡面流出來的。所以法喜是性德的流露,不是外面的刺激, 與外頭境界不相干。世間那些聖賢做學問的人也有,《論語》裡面 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悅」是法喜,不是外頭境界 ,是你做學問確實有心得。這個心得我們常講的二種,一種是得之 於心,心覺悟了;一種得之於身,身法喜充滿。但是有得於心當然 就有得於身,它是一樁事情;如果是有得於身沒有得於心,那是假 的,那個不是真的。一定是有得於心,先開悟了,然後歡喜心現前 。世間做學問的人有,佛法開悟之後得大歡喜,大徹大悟,別教講 登地,初地,初地是歡喜地。很明顯的把修學的利益給你顯示出來 ,離苦得樂,所以離苦得樂那個相,是歡喜地的境界。   

『各各趣入』,趣入是「修轉」,「各各趣入無量乘門」,這 是講修法;我們常說一個法門通了,一切法門都通了,這是轉的意 思。

由此可知,我們在修學不能不明瞭,一門,不能同時搞很多門 ;同時搞很多門就不通,你的時間、你的精力分散,你怎麼能成就 ?同時示現很多門,那是佛菩薩再來的,不是凡夫初學的。諸佛如 來如果教導中下根的人,他一定為他示現一門深入。只有在什麼時 候示現大通家?有上上根的人,為他示現,那個行!什麼叫上上根 的人?大徹大悟的人,像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上大徹大悟了,教 他去參學,參學就是無量法門統統學;四弘誓願第三願,「法門無 量誓願學」。那得煩惱斷盡之後,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 無明破一品,這個時候才廣學法門。「各各趣入」,這是一個意思 :「趣入法門」。   另外一種是「眾生界」,這個時候就像我們現在所講的民主自 由開放,什麼場合、眾生場合你都可以去,不會再禁止。不像沒有 開悟之前,戒律裡頭這個地方不能去,那個地方不能去,有許多禁 止的;悟了之後,這個門就開放了。為什麼?你有定功,你有智慧 ,你不會被境界所轉,各各趣入。「各各趣入」有這兩層的意思。 當你自己三昧沒有得到,果德沒有成就,不行,一定要守住規矩。 你看看從前祖師大德們,以我們淨土宗慧遠大師做例子,往後歷代 的祖師大德,都能夠守住這一個原則。聚集志同道合的同修,真正 志同道合,我們找一個地方建一個道場,一生在一起。不是說來來 去去的,那你會有什麼成就?我們一生在一塊,依眾靠眾,大家在 一起互相勉勵,互相警策,互助合作。遠公在廬山建第一個念佛堂 ,東林念佛堂,淨土宗的開始,志同道合的總共有一百二十三個人 ,以虎溪為界,不出這個界限。   所以我也是考量我們目前的狀況,現在世界動亂,災難頻繁, 我們要想幫助佛法,先要成就自己;要成就自己,祖宗的方法有道 理,愈想愈有道理。我們要如何成就?也要像遠公大師一樣,下定 決心,絕對要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為什麼?分別執著不放下 ,你就不能跟人同住,你會有摩擦。你想想遠公當年這個蓮社,就 是東林念佛堂一百二十三個人,如果每一個人不能放下分別執著, 那不天天吵架了?一百多人不吵翻天了?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 有意見,他們那個時候只有一部《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 、《阿彌陀經》,那個時候都沒有翻譯出來。《無量壽經》是最早 到中國的,初祖就是依《無量壽經》,淨土宗是這樣成立的。這一 百多人都是發真誠的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同心、同願、同德、同 行,所以他自然能做到六和敬。

  我們今天大家在一塊,這個看到那個不順眼,那個看到這個不 滿意,這不是道場了,這個不能修行。所以我們要多想想,短期的 像辦一個普通學院,新加坡這種培訓班六個月就畢業了,這個忍一 忍還可以,時間不長;真正辦道的道場要盡形壽,盡形壽就是我盡 一生,有生之年都要跟大眾相處,這個難!這個不容易!你沒有道 心怎麼行?你沒有這個志願怎麼行?所以我就想到祖師們這些規矩 、典型、模範,很值得我們考量,我們得多想想。希望我們想出一 個妥善的方法,我們如何來利用這個道場,希望在這個道場大家都 能夠成就。要真心誠意,彼此一定要互相尊重,大家要把對方看作 阿彌陀佛,那個尊敬心就生起來了;無論看哪個人,「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的化身,應作如是觀。每一個人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都是阿彌陀佛示現,都是來度我的;我對每一個人會尊敬,我對每 一個人都會感恩,就不會生是非,就不會打妄想,也不會去看別人 過失,一心一意專求淨土。這個地方往生的人就多了,往生就是成 佛,作佛的人就多了,這真正是我們人生第一樁大事。還搞別的東 西幹什麼?沒有意義了!換句話說,作佛要緊。不但超越六道輪迴 ,十法界也超越了;不但十法界超越,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那個階位也超越了,不可思議的趣入!

  第八句『各各悟解諸法門』,這一句是講「修同」;「悟解法 門」,你只要能趣入,一趣入你就明瞭,沒有障礙。一個法門通了 ,一切法門都通了;一部經通了,一切經都通了;佛法通了,世間 法都通了,所以歡喜心才現前。無量無邊的法門,不僅是釋迦牟尼 佛講的,釋迦牟尼佛還沒有講的,十方世界諸佛如來在無量劫當中 所講一切法門,你都通了。為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斷了,自性上的 障礙全都消失了。一切諸佛如來為眾生所說的一切經教全是自性流 露的,你現在明心見性了,諸佛所說無量無邊的法門全是性德,你 既然見到了,一聽諸佛所說的,統統跟自己心性相應,全是自性裡 面的東西,這個不可思議,妙不可言!善學,應當如是修學,所謂 是無師智、自然智都現前了。這是正教,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是這 樣教導我們的,我們能不能體會?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接受?對這 種教學方法能不能深信不疑?所以這個道場裡面的大眾,絕對不是 普通的大眾。   淨宗道場,這個大眾進來的時候,那是一尊佛。他到這裡來成 佛的,往生不退成佛。他不是做別的,不是我在此地我想作菩薩、 我想作阿羅漢、我想作天王,我想得人間富貴,不是的!他到這個 地方不是幹別的,是來往生不退成佛的。這哪裡是普通人?所以他 要想到這裡來,我們要仔細觀察他像不像佛?有沒有做佛的樣子? 我們評估一下,他能不能成佛?這個事情,不在年齡老少,也不在 賢愚不肖,而在他的誠敬。印光大師說的,他有沒有誠意?在形態 上面有沒有具足恭敬?「誠於中,敬於外」,你看他是不是敬人、 敬事、敬物?你從這上看。如果從外表上看,他對人不敬,對事不 敬,對物不敬,他沒有誠意,那就很難成就了。「我想」,想是空 想,我們總要細心去體會。   

第九句:   【各各入如來神通境界。】   這是「修極」,修行到了頂點。頂點裡面有三句,這是第一句 ,「大悲極,入佛神通境」;跟諸佛如來一樣,自性本具的德能這 個時候顯示出來了,大能我們常講萬德萬能,這個能力顯示出來了 。佛菩薩只為一樁事情:利益眾生,幫助眾生消災增福,所以成就 如來果地上無盡的恩德。佛恩大了,不是父母恩所能比。佛恩在哪 裡?就在這一句,他以稱性的大德大能,幫助盡虛空、遍法界一切 苦難眾生。我們要問什麼是苦難眾生?煩惱沒有斷盡都是苦難眾生 。六道裡面眾生最可憐,為什麼?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 ,一品都沒斷,你就是做到大梵天王也不行,你煩惱習氣沒斷;只 要煩惱習氣沒斷,你的福報享完了,還是要墮落。佛在經上常講, 真正修行人修的功夫不錯,他能夠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六道裡頭 最高的,再沒有比他高的;壽命到的時候還要墮三途,三途墮哪裡 ?墮地獄。為什麼墮地獄?毀謗三寶。佛在經上把這樁事講得很詳 細、講得很明白,大概四禪天人,這個人修行修到四禪天,都以為 自己成佛了,都以為自己證得般涅槃。般涅槃翻成中國意思是不生 不滅,壽命長。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我們曉得一個大 劫是這個世界成住壞空一次,八萬大劫就是我們這個世界成住壞空 八萬次,不是滄海桑田,是世界的成住壞空。   我們今天在天文望遠鏡裡面看到,星球爆炸消失了,那世界壞 了;新的星球發現了,那是世界生了,星球的成住壞空八萬次,你 說這個時間多長!所以他入那個境界的時候,他認為他自己成佛了 ,不生不滅了。但是到八萬大劫時候,他的定功失掉,於是又墮落 了,墮落的時候他就毀謗三寶,「佛說的是假的,佛說證到這個境 界就不生不滅,我入這個境界為什麼還要墮落?」這一個念頭起來 就是阿鼻地獄的業因。這不是究竟法,所以到非想非非想處天,還 是苦難眾生。再看四聖法界阿羅漢、辟支佛,見思煩惱斷了,塵沙 、無明沒斷;十法界裡面佛菩薩,不錯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沒 斷,出不了十法界。所以十法界裡面統統是苦難眾生。誰發心去度 他?修行證得極果的人,他這個極不是究竟的極,是超過十法界了 ,十法界裡面人看他那是到頂點,超過他們了。這個「修極」是指 法身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自性裡面的大悲心流露 出來了。這個時候他的智慧、德能、相好可以說同佛了,沒有佛那 麼殊勝,決定是真的不是假的。   古大德用比喻來顯示這樁事情,因為我們很難懂。他把如來果 地比喻作晚上十五的月亮,滿月,把圓教初住菩薩比喻作初二、初 三的月牙;月牙的月光跟十五的月光是相同的,是真的月光不是假 的,這個我們能理解,大小不一樣。圓初住以上,他們明心見性, 智慧、德能、相好、神通道力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我們在《華 嚴經》裡面稱這些人「同生眾」,十法界以下的是「異生眾」,這 個我們讀過,這樣說起來大家就好懂。契入這個境界之後,就沒有 第二個念頭了,全心全力為眾生,沒有自己。六根接觸境界念念都 是為利益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為眾生作種種示現,這就是神 通。我們雖然沒有入那個境界,要學!只要你有心學,只要你肯學 ,你拼命努力一味去學,你在這一生當中不知不覺你就入佛境界; 縱然不能真入佛境界,你入了相似境界。相似就不錯了,入相似境 界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升了一級,生方便有餘土。你看看從凡 聖同居土提升到方便有餘土,所以不能不學。   學諸佛菩薩,一切時一切處幫助眾生,為作示現。譬如現在我 們看到今天這個世界,眾生完全違背性德,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 感得地獄的苦報;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餓鬼、畜生了,所造的全是地 獄業。我們要給他做什麼樣的示現?你看看這個業因,「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是性德,這一切眾生忘掉了,忘得乾乾淨淨,我們為 他做示現。你們諸位同學真的叫粗心大意,你看看我所作所為,我 在我們這個前面新教堂裡面,當中供養的是阿彌陀佛如來,兩旁邊 我沒有供養觀音、勢至,我供養那個大照片,一邊是李老師,一邊 是韓館長,那麼大的照片放在兩邊幹什麼?你們曉得什麼意思?這 就是『神通境界』,為眾生作示現。眾生不知道孝養父母,不知道 奉事師長;我把老師的相掛在那裡,我把護法的相也掛在那裡,我 不好意思掛我母親的相,為什麼?那是私心;這個示現是教我們尊 師重道,是教我們不忘護法恩德,中國古人常講「受人滴水之恩, 常思湧泉為報」。這是教學,是教育。   你別的地方看不到,我自己住的房間你去看,我母親的相掛在 我自己房間裡。我的父親早年過世了,母親過世之後合葬在一起; 那個墓地很小,墳墓看不出來,是很普通的、很小的一個墳墓,我 給它立了一個石碑,也不大。現在在中國大陸,許許多多同修到我 家鄉去訪問看到了,看到之後他們有寫一篇文章,我看到了,是南 京一個大學教授。我看了我也很感動,非常感激他。他們這一幫居 士們發心,想把我父母的墳墓重新修一修;當地政府也非常難得, 撥了三十畝地來做墓園,三十畝合台灣是兩甲地,我很感謝。既然 要做,他們也畫圖來了,這個墓的周圍我不知道他用什麼樣的石頭 圍起來的,上面還是鋪草;旁邊這些石頭我就想了,到那邊去的人 將來會很多,我們做機會教育。我把這個經文好的這些句子,四個 字一句節錄下來,寫了二、三十條,把它刻在石頭上,讓大家到那 裡去看看、去讀讀這些文,機會教育!   念念都是想到利益眾生,否則的話墳墓有什麼意義?沒有意義 。用這墓園來做教育,這個墓園周邊刻的都是經文;墓園很大,外 面還有欄杆,欄杆上我讓他們刻我們提倡的二十個字,一個欄杆刻 兩個大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刻在外面的都是石頭欄杆,教學!這個墓園旁邊修了兩條路,這兩 條路一條我給它命名「孝親道」,另外一條「尊師道」。我感謝當 地政府,感謝這麼多同修大德們的愛戴。利用這個地方教學,希望 到這個地方來看的人,至少他念一遍他種了善根,他總是看看,「 法師寫的這些字,寫的是什麼字?」種善根了!已經有善根的人, 他讀了之後善根增長;善根已經增長的人,幫助他善根成熟。所想 到的不是我家裡的事情,我會用這些東西做題目,幫助一切眾生轉 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去利用,決定是 利益眾生、利益社會,我常有這個心,常有這個念頭,所以這個境 界一接觸到我會做。   我在此地做得不夠,為什麼?看到你們這些大眾,許許多多毛 病習氣改不了。我也很想帶頭來做,許多同學不會煮飯,出家人不 能不會煮飯;我們初出家的時候老和尚常說:「你發心出家,出家 有三把刀你曉不曉得?」哪三把刀?第一個是剃頭刀,出家剃頭不 能找別人剃,現在方便,有電動的剃刀,在從前要用剃刀。第二把 是剪刀,你要會做衣服,從前出家人的衣服,沒有僧服店沒地方買 ,自己做;至少中國從前穿的是長袍大掛,你可以買現成的,領子 要自己會改,你至少有這個能力,小掛褲都是自己做的。第三把刀 是菜刀,你能下廚房,所以從前出家人在常住,工作每年換一次班 ,輪流的,所以樣樣都會。   現在我們看大家,洗菜洗不乾淨,菜不知道選擇。有的時候把 佛法誤會了,佛不是教我們惜福嗎?很老的菜根都不會摘掉,為什 麼?要惜福。錯了!這個吃的東西放的天數多了,味道都變了,還 不肯丟掉還要吃,惜福?這個惜福惜得一身的毛病,還要人家來伺 候你。你沒有學過戒律,戒律裡面佛規定的,出家人不吃隔夜的東 西。佛為什麼要這樣作法?從前沒有冰箱,隔一天之後東西壞了, 你吃了會生病。佛給我們講的道理、制定的戒律通情達理,不許可 ,佛講求衛生。第二個意思怕你懶惰,我今天托缽多托一點,明天 不要出去托了,我可以吃個一天兩天、三天,要知道印度是熱帶, 東西放兩三天一定會變味,不衛生,所以佛制定的戒律是不准吃隔 夜的這些飲食,不可以!   現在是有冰箱,冰箱裡儲存兩三天不會變味。可是諸位同修一 定要知道,你每天撿的菜,那個菜老了,一指下去摘不動,這個人 吃了很難消化;說老實話我還行,你們年輕人很多腸胃不好。我沒 有什麼選擇,但是如果你們是懂得一點人情事理的,我畢竟七十五 歲了,在古時候養老七十歲以上,這是一般人;講究一點的人,富 貴人家五十歲就養老了,飲食方面都要選擇容易消化的。現在許許 多多年輕人說老實話,身體比不上我,我看到你們吃的東西天天在 生病,病從哪裡來的?我知道,你們不曉得。你們為什麼?你們要 惜福,惜得一身的毛病,不知道利益眾生。廚房工作的人你要有慈 悲心,要修「大悲極」,所以這個菜稍微硬的、老了不要,有沒有 用處?有用處,我們用它來做肥料,有機肥。你在菜園裡面挖一個 坑,這些菜的老的梗子摘下來都丟到裡面去,兩三個星期之後它就 發酵,就當肥料用,這是有機肥料,不是化學的。你為什麼不這樣 做?我們菜園現在也有相當的規模,種的不少,品種也很多,盡量 摘嫩葉,容易消化。那個蕃薯葉長得很快,梗子又粗又老不要了, 取它的葉子,普通常識!生活教育。是不是哪一天我到菜園去摘菜 摘來給你們看看?我下廚房做給你們看看?   上一次我來的時候我下過廚房。楊州的江老師到這邊來訪問, 我實實在在看不慣,你們燒的煮的那些麵,我看他們是很勉強的吃 下去,所以我到廚房做給你們看;統統吃光了,大家吃得非常歡喜 。你們想想跟你們做的不同的地方在哪裡?我做的實在講又簡單又 好吃,不像你們那麼麻煩,湯麵裡面每一道菜還要炒一下,費事嘛 !廚房裡面一定要搞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衛生第一。餐具要乾 淨,也許你們顧慮到了,你們盛水的盆,水龍頭有沒有擦乾淨?恐 怕就靠不住了。凡是用過,浴室裡頭浴缸、水龍頭,洗臉的臉盆、 水龍頭,用完之後用乾布把它擦乾淨,保持的時間就久,它不會氧 化。尤其是怕肥皂水,肥皂水沾了你沒有把它擦掉,你過一段時間 去看,你看水龍頭一個痕跡一個痕跡的疤,擦都擦不掉,時間久了 它氧化,那塊就脫落下來了。不知道愛物,這是對物的不尊敬;做 事情不負責任是對事的不尊敬,對人沒有禮貌,你看看對人事物都 不敬,哪裡有誠意?你沒有誠意,你怎麼能夠功夫得力?世出世間 法都在誠意,儒家講「誠意正心,修身齊家」,那是根本的大道, 佛法絕不例外。   出家人要從《沙彌律儀》做起,你出家不是小孩出家,你已經 成年你才發心出家的,在家的這些規矩你要懂,不懂趕緊學!所以 我讓大家學《弟子規》,學《太上感應篇》,補習!既然出家了, 戒律裡頭的大根大本,《沙彌律儀》,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不能不 知道,不能不落實。這些東西疏忽了,念佛怎麼能往生?在家人能 往生,出家人不能往生,這是今天我們所看到普遍的現象。那是什 麼?出家人不像出家人,你這個形象不像,不像如果再說得不好聽 的,破壞了佛教形象,你是佛教裡頭的罪人,你怎麼能往生?哪有 這種道理?在家人沒有直接破壞佛教形象,他的過失少,他只要能 夠三福裡面修第一條,能夠「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 十善業」,他就肯定能往生。出家人可不行,出家人至少要加上第 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眾戒至少是沙彌十戒 ,威儀至少是二十四門威儀,不能再少了。這個條件不具足,你怎 麼能往生?   我給出家同修忠告,你要做不到可以還俗,不要現這個出家的 形象,你就修十善業道,你就能往生;如果是現這個身分,那你就 要現得像,最起碼的你還像個出家人。比丘就更難了,菩薩尤其難 ,比丘、菩薩必定具足圓滿的《沙彌律儀》,我們不學行嗎?好像 這兩年,「佛陀教育基金會」把《沙彌律儀增註》又翻印了一次, 希望我們這邊同學跟基金會聯絡,看看這個書還有沒有?如果這個 書還有,我們希望能送給我們二百冊。這個經叫行經,經典有教理 行果,這是修行的;不管你修學哪一個法門,你現在發心學《華嚴 》也好,學《般若》也好,學《無量壽經》也好,學《地藏經》我 看都有同學發心在學,你要是出家人,《沙彌律儀》是基礎,沒有 這個基礎學什麼都落空,都沒有用處,好像蓋房子一樣你沒有地基 。告訴諸位同學,三福六和、《沙彌律儀》是地基,有這個地基, 你的地基堅牢,你那個高樓大廈才能蓋得成功。   佛法是以戒律為基礎,如果你要有更大的成就,那必須還得修 比丘戒跟菩薩戒,你的基礎才真正堅牢。為什麼?你能夠往生,我 們講這是方便法門,希有難得的法門,你能夠生方便有餘土,你能 夠生實報莊嚴土。具足菩薩戒的生實報莊嚴土,具足比丘戒行的, 生方便有餘土;具足《沙彌律儀》的,生凡聖同居土。《沙彌律儀 》修得好的,也能夠生到方便有餘土。淨土法門雖然是講方便,易 行道,易行道也不是我們想像當中那麼容易,那你就搞錯了。它是 比較其他法門容易,也必須要具足這些條件。所以都是為了給眾生 做好的形象,勸勉一切眾生如教修行。我們自己先要做個榜樣,要 做個好樣子,這成恩德。

第十句:   【各各入如來力境界。】   這一句是入佛力境界。『如來力』,是十種智力,這十種能力 ,菩薩都比不上,法身大士都不如,成就佛的「智德」。如來果地 上三種大德:恩德、智德、斷德。斷德是斷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斷 盡。

第十一句:   【各各入如來解脫門。】   這是成就「斷德」。唯有如來果地上無明煩惱斷盡;等覺菩薩 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斷,所以他的斷德不是究竟圓滿,到如來果 地上究竟圓滿了。這兩句我們怎麼學?我們要求智慧。圓瑛大師一 生三求:「求福、求慧、求生淨土」。學佛無論在家出家、四眾同 學,要知道修福修慧。前面講的恩德是修福,恩德是什麼?一切時 一切處,確實有心、有念,有這個思想,要給一切眾生做好榜樣。 這些年來我們在各地方講經說法,我們擬了個總題目「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師是表率,範是模範,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 不能給社會大眾做表率?能不能給社會大眾做榜樣?只要心裡想想 「這不行」,不行就不能動這個念頭,就不能這麼作法。我們要不 能這樣真幹,這一生肯定空過。這一生學佛有名無實,只是在阿賴 耶裡面種一個善根而已,這一生當中決定不能得受用,來生還是要 搞六道輪迴,那就麻煩大了。這一入輪迴,到哪一生哪一世,你才 能再得人身、再遇佛法?要想到這一樁事情,你才知道真正可怕了 ,這個機緣難得了。既然得到了,怎麼能夠空過?   所以諸位同學曉得我們的道場,不是我建的,我從來沒有一個 念頭要建道場,我從來沒有向人家化過一分錢,這個我做不出來的 ,我說不出口的。道場是佛菩薩建的,感應道交而成的。道場這些 錢財自自然然來的,我沒有化過緣,我也沒有叫住在這裡面的同修 去化過緣,沒有!佛菩薩在這裡建道場當然有他的用意,這個道場 必定有人成就,是哪個人我們不知道,到後來看看往生瑞相希有, 我們才知道是哪些人,一定有!達拉斯的道場也是佛菩薩建的,我 看到了,有人在那個道場念佛堂往生。於是我們明白了,佛在那裡 建道場是為這些往生、為這些成就的人,護持道場、為道場服務的 人,有福了!如果這個道場建立了,一個往生的都沒有,那個問題 就嚴重了,你欠下施主這一筆債,所謂是「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 還」。

  今天這個道場,不同於達拉斯的道場,不同於台灣的道場,也 不同於加州的道場。這個道場是要成就佛法繼起人才的,是要在此 地成就一批將來弘護正法的大德們,這個人是誰?看你們發心了。 真正發心依教修行,那你就是。如果對於修學陽奉陰違,貪圖現成 的享受,你也有成就,你也會往生,到哪裡往生?到阿鼻地獄。你 不是修西方路,你是修三途路。善惡果報,了了分明,都在一念之 間。我常講佛陀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最圓滿的榜樣,祖師大德的示 現往往偏在一時,就是他那個當代;唯獨釋迦他老人家示現可以說 ,那個影響力一直到他老人家的法運終了,一萬二千年,超越時間 、超越空間,不可思議!我們供養本師釋迦牟尼佛,常常想念本師 釋迦牟尼佛,一定要想他的行誼、他老人家的恩德、智德、斷德。 所以我們自己那些煩惱習氣是難斷,但是要斷!   我在此地看到的,同學很多也都看到的,悟謙師的煩惱習氣很 重,現在改得很多了,有進步。昨天我還告訴她:「還不夠,還要 改」,她有信心。心量一定要拓開,心量小的人沒有福報,量大福 大,處處要方便一切眾生,何況對人?要知道時時行方便,自己時 時刻刻要知道忍耐,要肯吃虧,吃虧是福;處處不肯吃虧,想佔便 宜,這個人都是三途的人,人天沒有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 就講到此地。

arrow
arrow

    明生居士王騰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